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2-10-13
今天是第33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收好这份地震减灾指南,为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多一份保障。
地震时哪种求生姿势最有效?
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一手捂口鼻,另一手抓住一个固定的物品。
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采取自我保护姿势:头尽量向胸前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
利用写字台,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
远离可能坠落的物体,不要站在窗边或阳台。
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
不要乘坐电梯。
不要因寻找衣服、财物耽误逃生时间。
不要跳楼、跳车或破窗而出。
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
不要在易燃易爆、化学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附近。
若在车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到开阔地靠边停车。不要把车停在立交桥、高楼等建筑物下,大树旁、电线电缆下。
坚定求生意志。
挣脱手脚,清除压在身上,尤其是腹部的重物,就地取材加固周围的支撑。
尽量向有光、通风的地方移动。
用毛巾、衣服掩住口鼻。
在可以活动的空间中寻找食物和水。
注意保存体力,不大声喊叫呼救,可用敲击方式与外界沟通,听到救援者靠近时再呼救。
在封闭室内不可使用明火。
迅速将知晓的人员压埋情况告诉周边的救援人员。
可采取喊话、敲击等方法,观察废墟中是否有等待救援的人员。
挖掘时,不破坏支撑物。使用小型轻便工具,接近伤员时,要手工谨慎挖掘。
发现被压埋人员时,若难以救出,可帮助其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保证幸存者呼吸顺畅,并做好标识,等待专业救援队伍到来。
尽可能熄灭火苗。
检查燃气管道、电线和水管的受损情况。如闻到煤气味,或看到管道破裂,要关掉从外面进屋燃气管道的主阀门,不要点燃火柴来寻找燃气泄露处。在供电局来做安全检查之前,不要再合上电闸。
切莫触摸掉落的电线或受损的电器。
应对震后火灾,要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匍匐,逆风。
应对震后燃气泄漏,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杜绝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应对震后滑坡,要垂直滑坡前进方向逃跑,在滑坡堆积区应向两侧高处跑,不能向滑坡正对面山上跑。
应对震后泥石流,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泥石流警报,立即向主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