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一杯饮料约等于68块方糖,偏偏你喜欢!中疾控告诉你危害有多大!

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2-10-19

甜饮料的危害有多大?

中国疾控中心日前在《欧洲公共健康杂志》最新一期发表论文称,30年来,我国居民因过量摄入含糖饮料而死亡的人数几乎翻了一番,过量摄入含糖饮料导致的死亡率也增加了35%。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因含糖饮料导致的死亡人数达到4.66万人,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95%。我国因过量摄入含糖饮料导致的死亡率,从1990年的0.34%增加到2019年的0.46%,增加了35%。

 

研究显示,过量摄入含糖饮料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死亡的负担尤为突出。在过去30年中,因缺血性心脏病和糖尿病死亡的人数分别增加了95%和94%。

 

2019年,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为42098人,糖尿病死亡人数为4534人。与1990年相比,2019年因高糖饮料摄入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和糖尿病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分别增加了49%和88%。

 

含糖饮料口感好,多数人都喜欢喝。糖摄入超标会引起肥胖、胰岛素敏感性受损,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摄入过多含糖饮料,还可造成血脂代谢异常,导致高尿酸血症,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同时,过度摄入含糖饮料还可能增加患癌风险。《英国医学杂志》曾撰文指出,每天喝100毫升含糖饮料,患癌风险增18%,每天饮用一杯(355毫升)或更多含糖饮料的女性,患肝癌的风险升高78%。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饮料销售量从2010年的9791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17165万吨。《中国消费报》报道,我国超过一半消费者每周购买1~2次碳酸饮料,还有近1/4的消费者每周购买3~4次。

 

喜欢吃甜食是人的一种本能,甜食不仅补充能量,同时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会被激活,使人产生愉悦感,就会对糖产生更多渴望。摄入含糖饮料,与吸烟和饮酒一样容易让人沉迷。

 

 

 

没有甜味的食物=不含糖。错误

有甜味的食物=含糖。错误

 

现如今,很多人都知道“控糖”对健康有益,可生活中的糖究竟在哪?没有甜味的食物就不含糖了吗?

 

 

没有甜味≠无糖,你身边随处可见“隐形糖”!

生活中,大家对糖的传统理解是有甜味就有糖,没有甜味或者写着“无糖”标签就没糖,这样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生活中,我们把那些二次加工的,虽然吃起来没有甜味,但确实富含糖分的食物和饮料称为“隐形糖”。这些食物中很多都打着“低糖”、“零添加”、“无糖”的标签。但是,食品货架上“隐形糖”无处不在!

 

“隐形糖”重灾区1:饮料!

第一名:茶饮料(含各类红茶、绿茶、奶茶)每瓶含方糖68克

第二名:乳饮料(乳酸菌饮料、活性乳饮料)每瓶含方糖59克

第三名:碳酸饮料,每瓶含方糖54.5克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成年人每天糖的摄入量不宜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而一杯茶饮料下肚,糖超标高达2.72倍,这还不算上当天从其他食物里获取的糖份。

 

“隐形糖”重灾区2:烘培食品!

上过烘培课的人都知道,想要制作出的烘培品好吃,糖是非常重要的成分。其次,像面包一类的食物中本身就含有大量淀粉,淀粉在人体内会产生葡萄糖。

 

最后,很多为了口感的糕点还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糖浆。很多你每天吃的糕点都经不起计算,因为里面汇集了很多种糖。

 

“隐形糖”重灾区3:水果干、蔬菜干

大家可能不知道,一般的水果和蔬菜在经过脱水处理后,含糖量是成倍提升的。

 

拿大家常吃的葡萄干举例,葡萄干的含糖量是新鲜葡萄的4倍。此外,很多果脯、蜜饯、肉脯里的含糖量也是非常高的。

 

 

有甜味的食物≠含糖,“无糖食品”为什么是甜的?

从科学的角度看,绝对的无糖食品是不存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

 

无糖食品:每100g食物中,糖的含量小于等于0.5g。

低糖食品:每100g食物中,糖的含量小于等于5g。

 

因此,即便“无糖”、“低糖”,也是有糖的。那么大家会问,这些低糖和无糖食物或者饮料的口感,并没有明显减少呀。这是为什么?真相是这些食品中加入了——代糖添加剂!

 

“代糖添加剂”顾名思义,就是代替糖的一种食品添加剂。代糖主要包括营养性和非营养性代糖。人工合成代糖甜度非常非常高,并且没有热量、不具有任何营养价值。

 

 

糖是怎么让你变丑、变老、变病的?

糖是生命的必需品,可一旦过量摄入后,堆积在体内的糖就会出现糖化反应和炎症反应。两种反应下会影响人体的DNA和胶原蛋白,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加速皮肤的衰老。

 

此外糖的过量摄入还会损伤牙齿,影响心脏、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肿瘤发病。其中,有研究发现糖与心脑血管疾病息息相关。这可是我国致死率排名第一的疾病。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我吃的不是糖,是代糖。其实代糖也是没法让你变瘦变美的。

 

《英国医学杂志》做过一项跟踪1.4万人的调查,发现喝无糖饮料的人和普通人相比,体重的变化几乎没有差别,所以喝这样的饮料来控制体重是没有作用的。

 

不仅如此,代糖是甜的,但是进入身体后,血糖并没有明显提升,反而会激发人体对“糖”的加倍渴望!

 

 

怎么做才能真正科学“控糖”?

心中有“控糖”理念

知道糖带来危害的同时,善于发现身边的“隐形糖”,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以水、无糖咖啡、茶等健康饮品代替。

 

学会看懂食品标签

我们国家食品标签的规范是必须进行“4+1”的成分标注:4: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1:能量。此外,食物标签的配料里也会标注有糖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