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1传20、14秒被传染、间隔0.5米被传染,都是因为没戴好口罩,你真的会戴口罩吗?

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2-10-25

因未佩戴口罩引发感染

2022年以来,各地已通报超7起因未佩戴口罩引发感染的案例,其中包含广东深圳、湖南长沙、广东韶关等。

 

广东深圳:未戴口罩路边相遇,导致交叉感染

深圳发布消息,国庆期间,深圳一名市民前往外地旅游,返深后于10月9日确诊,此为病例A。流调显示,10月8日18时,病例A与病例B在福田区的路边相遇,二人均未戴口罩,导致交叉感染。10月10日,病例B确诊。目前病例A引发的后续关联感染个案已超过20例。

 

广东韶关:一感染者未佩戴口罩至公共场合致社会面传播

10月9日,广东省韶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书剑介绍,一病例于9月30日从外地返回韶关后,不佩戴口罩步行至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传染了路过的数名市民,让其携带的变异毒株BF.7在韶关市社会面造成重大传播风险。

 

江西南昌:一感染者未戴口罩致16名密接人员感染

7月15日,南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22场新闻发布会介绍,7月14日0时至24时,南昌市新增报告9例阳性感染者,均在集中隔离点检出。一阳性感染者因出入各类场所不戴口罩,直接造成16名密接人员感染。

 

广东广州:未戴口罩进入卫生间14秒完成病毒传播

6月,广州市在对其中一起四代重点病例接触追溯过程中发现,黄某与鲁某在同一餐厅用餐,两人分别进入卫生间,因为双方均未佩戴口罩,在无接触肢体情况下仅14秒就完成了病毒传播。

 

湖南长沙:一病例因没戴口罩距离0.5米被感染

3月21日,湖南省长沙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根据流调发现,该确诊病例与外地来长沙市确诊病例在户外公共场所有过短暂时空交集,二人均未戴口罩,相向而行、擦肩而过,相隔0.5米左右。

 

江苏常州:家长接娃放学未戴口罩30多人被感染

据扬子晚报,3月17日,江苏省常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常州三河口中学校门外,因一位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未戴口罩,导致病毒在一定范围内快速传播,30多人被感染。

 

陕西西安:没戴口罩,被感染者一口痰感染

3月10日,西安市报告1例确诊病例,因没有佩戴口罩,碰巧从另一名正处于发病期的感染者吐的一口痰旁经过,导致了感染。

 

 

口罩虽小,作用却不小

据了解,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当时感染者处于排毒期,人在咳嗽、吐痰,或者打喷嚏的过程中,从体内喷出来的飞沫有大有小,大颗粒的飞沫会直接沉降到地面,而一些小颗粒的飞沫会悬浮在空气中,其他人吸入即可造成传播。

 

戴口罩不仅可以降低飞沫量,也可以防止自己无意中接触或吸入他人的飞沫,从而有效地遏制病毒的感染、传播与扩散。

 

市疾控中心就曾在流调中发现,有些人在返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因与确诊病例座位相近或有交集,而被判定为密接,但因为全程规范佩戴N95口罩、不进食、少走动、不聊天,全程做好个人防护,最终没有被感染。

 

疫情期间,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对于降低传播风险、保持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哪些地方要戴口罩?

根据《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要求,普通公众在以下场景和情形下应佩戴口罩:

 

1.处于商场、超市、电影院、会场、展馆、机场、码头和酒店公用区域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时。

 

2.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轮船、长途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3.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

 

4.医院就诊、陪护时,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等健康检查时。

 

5.出现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情况时。

 

6.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

 

注意:

在乘坐电梯、进入地下车库等密闭环境时,要规范佩戴口罩。尤其要提醒的是,即使电梯里没有同乘者,也应佩戴口罩。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提高警惕,出门遛弯,到楼下超市买菜,到小区门口拿快递,都要注意戴好口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大大降低我们暴露于病毒的机会。

 

 

该如何科学佩戴口罩?

1.佩戴口罩前,应保持手卫生。

 

2.佩戴时,要通过颜色深浅、皱褶朝向、金属条位置分清内外上下。

 

3.佩戴后,上下将皱褶拉开,保证口罩能够遮住口鼻和下巴。双手摁紧金属条,让口罩与面部更好地贴合,保持密闭性。

 

4.不要同时佩戴多个口罩。

 

5.有呼吸道基础痪病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护口罩。

 

6.3岁以下婴幼儿不宜戴口罩,易引起窒息,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口罩可以用多久?

1.口罩佩戴4小时后需要要换,口罩潮湿或污损时应及时更换。

 

2.佩戴前后要做好手部清洁。

 

3.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

 

4.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 应立即前往室外或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口罩用完怎么处理?

1.口罩要放在原包装袋或干净的存放袋中,避免挤压变形。

 

2.取口罩时,需将口罩从双耳处摘下,尽量避免接触口罩向外的一侧。

 

3.废弃的口罩需扔进有盖的垃圾桶,并及时洗手。

 

 

网上的口罩防闷“神器”可以用吗?

无论哪种,都尽量不用。一方面,这些产品缺少针对性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安全性无法保证。另一方面,使用这些“神器”后,口罩的密闭性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口罩的防护效果。

 

 

防晒口罩有用吗?

要看材质。纱布及其他布制的口罩,不能用于医学防护,可用于防护的口罩有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如果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在商场、影院等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如果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应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