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2-10-27
为规范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疫情防控工作,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订了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内人员防疫指引。“三区”市民分别要做到啥?一起来看看!
1.封控区内人员应服从社区(村)统一安排,做到“足不出户”,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
2.封控区内人员应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存在发热、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味觉异常、嗅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
3.在取物品、核酸采样、扔垃圾等开门环节应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并于开门前后做好手卫生。因就医等特殊原因外出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
4.封控区内人员应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衣服遮住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
5.居室通风每日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6.居室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湿式清扫,以保持清洁为主,必要时进行消毒。
7.坐便器、淋浴排水地漏应及时补水,每天注水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50ml。没有水封条件的,在使用后应加盖封堵,或使用硅胶垫、胶带等材料进行封堵。
8.坐便器冲水时,先盖马桶盖,再冲水。
9.清理垃圾时应将垃圾袋扎紧封口,外表面喷洒消毒后置于门口。
10.使用抽油烟机、排风扇时,应全程保持开窗自然通风。
1.管控区内人员应服从社区(村)统一安排,做到“人不出区、严禁聚集”,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
2.管控区内人员应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存在发热、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味觉异常、嗅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
3.管控区内人员原则上“非必要不出门”,如需出门,应全程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并做好手卫生。
4.管控区内人员在管控区内活动时应与他人保持2米以上社交距离,严禁在区域范围内的任何场所进行聚众打牌等聚集性活动。
5.管控区内人员核酸检测时应服从安排,分时分段采样,排队等候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并严格保持2米以上距离。
6.收取快递时,尽量不带入室内拆封,拆封时要戴好口罩手套,对外包装做好预防性消毒,拆封后及时丢弃外包装,并做好手卫生。
7.管控区内人员应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衣服遮住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
8.居室通风每日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9.居室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湿式清扫,以保持清洁为主,必要时进行消毒。
10.管控区内人员在管控期间,坐便器、淋浴排水地漏应及时补水,每天注水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50ml。没有水封条件的,在使用后应加盖封堵,或使用硅胶垫、胶带等材料进行封堵。
11.坐便器冲水时,先盖马桶盖,再冲水。
12.管控期间使用抽油烟机、排风扇时,应全程保持开窗自然通风。
1.防范区内人员应服从社区(村)统一安排,做到“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
2.防范区内人员应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存在发热、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味觉异常、嗅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
3.防范区内人员尽量做到“两点一线”,不参加聚集聚餐,不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4.防范区内人员应积极配合区域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时要服从现场安排,有序排队,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不聚集、不扎堆、少交谈,检测后应戴好口罩立即离开,回家后做好手卫生。
5.收取快递时,尽量不带入室内拆封,拆封时要戴好口罩手套,对外包装做好预防性消毒,拆封后及时丢弃外包装,并做好手卫生。
6.防范区内人员应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衣服遮住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
7.居室通风每日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8.居室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湿式清扫,以保持清洁为主,必要时进行消毒。
9.坐便器冲水时,先盖马桶盖,再冲水。
10.使用抽油烟机、排风扇时,应全程保持开窗自然通风。
疫情防控中,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尤为重要,正确穿戴防护用品可有效降低被感染风险。那么,各类防疫人员应该如何做好各人防护呢?
流行病学调查人员
①对密接者调查时:建议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或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与被调查对象保持1米以上距离。
②对疑似、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调查时:建议穿戴一次性工作帽、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防护服、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靴套等。
定点收治隔离病区工作人员
建议穿戴一次性工作帽、KN95/N95医用防护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防护服、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靴套等。
医学隔离观察场所工作人员
①在工作准备区等清洁区域时:建议穿戴一次性使用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
②进入隔离区的公共区域等潜在污染区时:建议穿戴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工作服或隔离衣,必要时佩戴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
③在进入隔离房间等污染区或与隔离人员近距离接触时:建议穿戴一次性工作帽,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防护服,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和靴套。
病例、密接和无症状感染者转运人员
①工作人员:建议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
②司机:建议穿戴穿工作服,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转运时尽可能使用负压救护车,驾驶室与车厢严格密封隔离。如没有相应隔离条件,司机在上述防护基础上再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护服。
③被转运人员:建议穿戴佩戴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医疗废弃物处置人员和环卫工人
①污染区消毒人员:建议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工作服、防护服、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靴套、防水围裙或隔离衣等。
②非污染区预防性消毒人员:建议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工作服、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等。
核酸标本采集人员
建议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防护面屏或护目镜。特定情况下,在以上防护基础上再穿隔离衣、鞋套/靴套。
实验室工作人员
建议穿戴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隔离衣、防护服、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鞋套/靴套。
交通卡点、社区卡口等人员
建议穿戴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外科口罩。必要时使用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
进口冷链食品生产、搬运、销售人员
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外科口罩及以上防护级别的口罩。
社区志愿者
①高/中风险工作人员具体防护建议
1.社区民警: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鞋套。应急处置中可能要与风险人员接触的当班民警加穿医用防护服。
2.门岗:建议穿戴工作服、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当直接接触风险人、物时,在此基础上加戴一次性手套、防护面屏或护目镜。
3.网格员:建议穿戴工作服、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当直接接触风险人、物时,在此基础上增加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隔离衣。
4.物资配送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隔离衣、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当需要把物资送到居民家门口时,在此基础上医用防护服替代隔离衣,增加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鞋套。
5.保洁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隔离衣、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鞋套。
6.消毒人员和环卫工人: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防护服、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鞋套。
7.巡查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防护服、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鞋套。
8.医务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防护服、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鞋套。
9.核酸检测辅助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隔离衣、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当直接接触风险人、物时,在此基础上医用防护服替代隔离衣,增加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鞋套。
10.其它志愿者:建议穿戴工作服、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同时根据分配的志愿服务工作内容和活动地点,采取对应的防护措施。
②低风险工作人员具体防护建议
1.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采取一般防护,建议穿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手套;进入楼宇单元门内的工作人员采取一级防护,即在以上防护的基础上,建议增加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工作帽。
2.与风险人员近距离接触的工作人员:如核酸采样、流行病学调查、生活保障服务、环境清洁消毒等人员,应采取二级防护,建议穿戴医用防护口罩(N95)、医用手套、一次性工作帽、防护面屏或护目镜、穿医用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
3.注:工作服指工作时穿用的普通衣服,例如医护人员工作时穿的白大褂;隔离衣,全称一次性医用普通隔离衣,作为普通隔离用的医疗用品;防护服,全称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指进入污染区域或污染操作时起到阻隔、防护作用,应符合《GB19082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③疫情期间其他相关人员
1.交通卡点、社区卡口等人员:在低风险工作期间,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及医用外科口罩;如需进入中、高风险区,口罩需换成N95/KN95医用防护口罩,并加戴防护面屏或护目镜。
2.进口冷链食品生产、搬运、销售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外科口罩及以上防护级别的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