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新闻

北京高校学生在球场上心脏骤停,同学上演生死营救!这个救命神器你需要了解!

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2-10-28

北京高校学生在球场上心脏骤停,同学上演生死营救

10月22日下午,国际关系学院的足球场上,一名参加新生足球赛的男生,在无对抗的情况下突然倒地,随即出现呼吸衰弱、心脏骤停等症状,情况十分危急。

 

关键时刻,现场观赛的大四学生,覃贝尔和牛阵苍,迅速上前进行急救。作为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两人曾参加过,红十字急救培训并取得证书。

 

覃贝尔回忆说:“一开始我们上前查看,大声呼唤他的名字,他一直没有反应。”在判断倒地男生失去意识、呼吸逐渐衰弱后,他和牛阵苍配合进行了心肺复苏,他们按照30:2的比例,一人做胸外按压,一人做人工呼吸,竭力施救。

 

与此同时,另一名观赛的大二学生区少彬,迅速跑到体育馆,从红十字应急救护一体机中取出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并立即返回球场进行除颤。

 

区少彬说,他平时经常去体育馆运动,注意到了AED,在一次电除颤外加一组胸外按压后,倒地的男生终于恢复了意识,不久后120救护车赶到现场,将其送医。目前,获救男生在医院接受观察,身体状况良好。

 

这位新生能够成功施救,跟这几位同学牢牢把握住急救生存链有密切关系!

 

 

急救生存链

根据最新急救指南,院前心脏骤停抢救关键步骤包括以下6个重要环节,分别是:

1、识别发生心脏骤停并拨打120

2、现场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包含按压和人工呼吸)

3、获得AED除颤

4、高级生命支持

5、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治疗

6、康复阶段

 

这几个步骤是环环相扣的,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就导致不良后果。而这些环节中,前三个环节包含普通人都可以学习并掌握的急救知识,也是拯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步骤,因为等急救车赶到,往往错过黄金时间。

 

(1)识别心脏骤停,并拨打急救电话

识别心脏骤停的关键点:

1、没有反应。

2、没有呼吸。

3、没有脉搏。(其中AHA指南中不要求普通人检查脉搏)

 

动作:拍打患者双肩,大声呼喊,看这个人有没有反应,看他胸腹部起伏5-10秒钟看有没有呼吸,同时触摸颈动脉查看有没有搏动。

 

特别强调:有些患者出现类似打鼾的状态,剧烈的吸气,但没有呼气动作,此状态称为濒死叹息样呼吸,视为已发生心脏骤停。

 

(2)尽早开展高质量心肺复苏

高质量心肺复苏按压的关键点:

1、按压足够深,达到至少5cm。

2、足够快,速率每分钟100-120次。

3、胸腔有效回弹,不能持续压住患者心脏。

4、按压中断不超过10秒,指人工呼吸等中断时间越短越好。

 

动作:跪在患者一侧,双手叠加在患者胸部正中,肩部和患者胸腔在同一垂直面,采用腰部发力用力按压,控制按压节奏,大概1秒钟要按两次。

 

特别强调:按压速度不要过快,过快往往达不到深度,则为无效按压。

 

(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的关键点:

1、打开气道,指要让患者头部后仰。

2、每次吹气1秒钟,不要过度通气。

3、看到患者胸部为通气成功标志。

 

动作:用一只手鱼际按住患者额头向后仰头,另一只手两个手指轻提患者下巴向后抬,第一只手再捏住患者鼻子,张嘴包住患者口部,吹气同时看向患者胸部。

 

特别强调:患者胸部不隆起可能是脖子后仰角度小,没有开放气道,尝试放回原位再次吹气。

 

(4)尽早使用AED除颤

使用AED的关键点:

1、打开AED开关,保持镇静。

2、听AED语音指示一步步操作。

 

动作:一般包含打开开关、贴电极片、分析患者心率、除颤放电几个步骤,听从你拿到的AED型号的语音指示。

 

特别强调:一定把电极片贴在患者裸露的皮肤上,放电前让周围人远离患者。

 

 

校园是心脏骤停案例高发场景之一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脏骤停的总人数约54万人,其中只有不到1%的人能成功获救,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其中,校园是心脏骤停案例高发场景之一。

 

3月24日,山西财经大学一名大学生在慢跑了200米后突然倒地。经过一系列抢救,仍没能挽回生命。

5月3日,兰州交通大学一名大三学生在宿舍猝死。

8月22日,南方医科大学一名博士生从实验室回到宿舍后,突发心源性猝死。

……

 

一件件令人触目惊心的事故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消逝和众多家庭的悲剧。

 

 

AED让患者在“黄金4分钟”内被实施急救变为现实

当发生心脏骤停时,心脏停跳无法向大脑输送血液。短时间内,脑组织会缺血缺氧而坏死。如果在最快时间内实施急救,1分钟内抢救成功率大于90%,4分钟内抢救成功率降至50%。

 

超出这个时间,脑细胞将承受不可逆转的损害,死亡风险极高,因此被称为“黄金4分钟”。

 

但是在实际场景中,急救人员很难实现在4分钟内赶到现场。AED的存在,让患者在“黄金4分钟”内被实施急救变为现实。

 

AED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的急救设备,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

 

 

AED配置全覆盖

早在去年8月,北京市教委就发布了,关于做好校园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配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各校充分认识AED配备的重要意义,加大AED配备力度,确保每校至少配备一台。

 

截至今年年初,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红十字会,已向北京市大中小学配送并安装红十字应急救护一体机、AED、急救包1694套,实现了北京市各级各类学校应急救护一体机基本覆盖。

 

除了安装和调配市教委持续推进“AED进校园”的工作,进一步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体系,预防和减少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保护在校师生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外,目前北京市地铁站、火车站也已实现AED配置全覆盖,已有现场人员使用AED及时除颤,成功抢救患者的案例。

 

2021年5月24日,一名乘客在地铁9号线北京西站昏倒,车站工作人员使用站内配置的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与医护人员一起成功救助该乘客。

2021年9月20日晚,北京地铁2号线复兴门站一名男性乘客在候车时倒地,值班站长使用AED对其进行两次除颤后,患者恢复心跳和自主呼吸。

2022年8月12日,京港地铁14号线永定门外站,工作人员成功使用AED抢救了一位陷入昏迷的36岁男乘客。

……

 

 

你会使用AED吗?

① 开盖子

掀开AED的盖子,打开电源开关。

 

② 贴电极

根据语音提示,解开患者上衣,撕开“电极片”,按照图示贴在患者胸前。

 

③ 插导线

把“电极片”的导线插入AED主机,主机会进入自动分析。

 

④ 自动分析

主机分析过程不要触碰患者,如果分析到了可以电击的情况,机器会自动充电。

 

⑤ 电击

充电完成后,语音会提示按“电击”按钮,完成电击。过程中同样不要触碰患者。

 

⑥ 心肺复苏

第一次电击完成后,立刻开始心肺复苏施救,无需取下电极片。

 

⑦ 再分析

每2分钟AED主机会再次自动分析,如有必要会再次建议电击。

 

注意在患者抢救过程中,不要频繁中断按压,AED连接后如果没有语音提示“停止按压”,则一定要保持按压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场。

 

请不要担心判断失误而“电”错人,AED会自动分析。如果没有恶性失律失常,主机不会充电,语音也不让你“电击”。

 

不必担心陌生人没有救回来会承担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