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2-10-31
最新的新冠病毒毒株奥密克戎BA.5.2系列分支表现出了更强的传播能力和更短的潜伏期。具体表现为实时传播指数Rt最高达到8.2,感染者从被感染到传染人的平均时间仅为2天,最短仅需24小时。
奥密克戎BA.5.2变异毒株属于BA.5进化分支的亚分支,目前,BA.5毒株也是全球流行毒株: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更快、传染力更强、代际间隔更短。
一是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传染性强。奥密克戎变异株是目前变异程度最深、突变最多的新冠病毒变异体,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关切变异株,从今年1月至今,奥密克戎主导了全球新冠疫情。当前,我国多地流行的毒株均为此变异株。该变异株传播能力较之前的毒株有显著增加。现有证据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是目前传播力最强的流行株之一,易造成较大范围传播。
二是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发现,大多数感染者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一旦在检测中发现核酸阳性时Ct值较低,病毒载量高,容易大量增殖和排毒,传染性更强,病毒已造成周围人群感染。
三是潜伏期和代间距短。感染者从被感染到传染人平均仅为2天时间,最短仅需24小时左右,为疫情防控带来了更大难度;同时由于潜伏期较短,大多数人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多无症状或发热、咳嗽等症状轻微,少部分感染者被发现核酸检测阳性时,已在家庭、社区等人群中造成隐匿性传播。
四是传播方式仍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气溶胶传播和物表接触传播,病毒载毒量高、复制快,使疫情容易迅速发展,最重要的防控手段还是阻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这些措施包括规范戴口罩、手卫生等防护、保持社交距离、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等。
①通常出现类似流感症状,如干咳、发烧、肢体疼痛等。
②可能出现乏力、呼吸急促、流鼻涕等症状。
③感染奥密克戎的患者通常症状较轻,重症病例很少。
对于BA.5.2变异株,我们不能轻视,但也不用恐慌。其传播方式主要还是飞沫传播,因此广大市民朋友还是要有效的做好个人的防护,才能避免被病毒所侵害。
1.勤洗手
①手脏后->洗手。
②做饭前、餐饮前、便前,护理老人、儿童和病人前,触摸口鼻和眼睛前,外出返家后、护理病人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做清洁后、清理垃圾后便后、接触快递后,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洗手或手消毒。
2.科学戴口罩
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就医时,拥挤时,乘电梯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戴口罩。
3.疫苗接种
响应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政策,积极配合疫苗接种,保护个人健康。
4.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加强身体锻炼,坚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心态健康积极向上。健康饮食,戒烟限酒。有症状时,及时就医。
5.保持厕所卫生
勤清洁厕所;马桶冲水前盖盖上;经常开窗或开启排气扇;保持地漏水弯有水。
6.做好清洁消毒
日常保持房间整洁。处理冷冻食品的炊具和台面,病人及访客使用的物品和餐饮具,要及时做好消毒。
7.常通风
家庭人多时,房间有异味、油烟时,有病人时,访客离开后,多开窗通风。
8.遵守1米线
排队、付款、交谈、运动、参观时,要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9.文明用餐
不混用餐具,夹菜用公筷,敬酒不闹酒;尽量分餐食;食堂就餐时,尽量自备餐具。
10.注意咳嗽礼仪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注意纸巾不要乱丢。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反复。疾控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公众场合应注意咳嗽礼仪,不随地吐痰,同时应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在公共场所应正确规范佩戴口罩。
1.注意咳嗽、打喷嚏礼仪
①注意咳嗽礼仪,不随地吐痰。
②出门时随身携带口罩和纸巾。
③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及时包好后放入垃圾桶。
④没有纸巾时,用手肘、衣物捂住口鼻。
⑤吐痰时吐到纸巾里,用过的纸巾及时包好后放入垃圾桶。
2.正确规范佩戴口罩
①口罩可阻止外界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还可避免自己喷出的飞沫跑到空气中。
②正确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极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
③双方佩戴口罩且间隔1米以上,造成感染的几率大大减少。
3.哪些场合需要佩戴口罩
①处于商场、超市、电影院、会场、展馆、机场、码头和酒店公用区域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
②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轮船、长途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③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 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
④医院就诊、陪护时,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等健康检查。
⑤出现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情况。
⑥在餐厅、 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
4.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口罩
①在乘坐公交车、地铁、长途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在商场、影院等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时,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②若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应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③注意,纱布及其他布制的口罩不能用于医学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