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有一种寒冷叫“忘穿秋裤”,但老寒腿=忘穿秋裤吗?

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2-11-04

不穿秋裤会不会得“老寒腿”?

有一种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忘穿秋裤!家里老人一到这个季节就会追着孩子说穿上秋裤,要不将来老了得“老寒腿”,随着天气变凉,很多人膝关节酸痛乏力、小腿发冷等症状开始越来越明显,这可能是“老寒腿”发作。“老寒腿”是不穿秋裤导致的吗?为什么有人天一冷就膝关节疼?

 

 

什么是“老寒腿”?

“老寒腿”是一种民间说法,主要指在天气变凉、气温下降后,出现膝关节或小腿部疼痛、不适,甚至有人还会出现小腿抽筋等症状,俗称“老寒腿”。

 

医学上“老寒腿”叫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关系密切。曾经主要是中老年人易得,现在有不少年轻人也深受其扰。

 

 

为什么有人天一冷就膝关节疼?

因为天冷气温下降以后,温度对膝关节内的温度感受器产生刺激,所以造成疼痛感。同时温度下降以后,也会造成关节内液体黏滞,造成关节的僵硬感,这种僵硬感也会刺激关节内的机械感受器,也会引发疼痛的感觉。

 

 

老寒腿不是“冻”出来的!

老寒腿,说白了就是膝关节骨关节炎。人的膝关节表面有一层3~4毫米厚的软骨。随着我们慢慢变老,每天走路、跑步、爬楼梯、搬重物等活动,让膝关节软骨不断磨损。

 

在爬楼梯时,膝关节负重会增加到体重的3~4倍,也就是一个60公斤的人,膝关节要承受180~240公斤重量,相当于扛了一头猪。

 

和走平地相比,爬楼梯时髌股关节的压力值高出8倍。老寒腿最先从髌股关节发生,就是膝盖骨(学名是“髌骨”)和后面的骨面形成的关节。

 

大多数人的膝关节疼痛,最早出现在这里。这时,医生会给你诊断为“髌骨软化”,或更严重的“髌股关节炎”。

 

到了30~40岁,膝关节软骨的自我修复能力变差,摩擦、撞击后,可能会像月球表面的陨石坑那样,遗留终生。

 

膝关节周围包着一层淡红色、光滑的膜状组织叫“滑膜”。它可以分泌和吸收关节液,为关节提供一个润滑的活动环境。

 

滑膜也会退化,还会长出一簇簇像珊瑚一样的增生物。这样的滑膜,分泌和吸收关节液的能力不稳定,导致关节腔里的液体一会多,一会少。关节液少了,膝关节会僵硬;关节液多了,就会变得肿胀。这时,医生会给你诊断为“滑膜炎”。

 

髌骨软化和滑膜炎,都是通往“骨关节炎”路上的一些表现。膝关节的血液循环比较差,遇冷时容易刺激到神经丰富的滑膜,以及软骨磨损后露出的骨面,出现疼痛。

 

所以,不是受凉导致老寒腿,而是变成老寒腿之后,膝盖更怕冷。但是,还是穿上秋裤吧!受凉不是骨关节炎的病因,但会引发或加重疼痛。因此,冬季保暖还是很重要的。觉得腿冷就要穿,别硬扛。不习惯穿秋裤的,护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老寒腿”不必过分强调“春捂秋冻”!

到底应该春捂秋冻,还是先防“老寒腿”呢?实际上,春捂秋冻对于一般人群来讲,可以让身体慢慢适应气温的逐渐下降。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对寒冷的逐渐适应,另一方面,能增加机体肌肉的产能,能增加耐寒能力。

 

但对于老年人或者有“老寒腿”的患者来讲,就不要过度强调春捂秋冻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衣裳。

 

 

合理运动 给膝关节“减负”!

有“老寒腿”的人都适合做些什么运动呢?平路散步慢走、快走,还有游泳、蹬车,这类膝关节的保护性运动是比较适合的。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水中行走。这些都是对膝关节比较好的运动。同时对于已经有“老寒腿”的患者,不建议在秋冬过早进行锻炼。

 

经常锻炼股四头肌,可以加强膝关节的稳定性,减轻疼痛。下面几个动作可以常做:

 

1. 股四头肌坐位训练法

要点:坐在床边,膝关节弯曲,双腿自然下垂,膝关节进行屈伸运动。每次重复20~30组,每天3~4次。膝关节尽可能伸直,并在伸直位尽可能维持5~10秒。

 

2. 股四头肌空蹬运动法

要点:仰卧,双下肢伸直,踝关节尽量往头部方向弯曲,做空蹬自行车的动作。每次可重复30~40组,每天2~3次。

 

3. 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运动法

要点:在膝关节不弯曲的情况下,把股四头肌收缩绷紧,保持这种紧张状态5~10秒。放松,休息5秒后再做一次。循环10组为1次,每天练习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