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2-11-18
许多人认为,颈肩痛、腰腿痛可以通过消炎止痛、热敷按摩来解决,其实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相信部分颈肩痛、腰腿痛的患者已经发现了,若仅仅按照传统的理念治疗,如消炎止痛、热敷按摩,症状会得到缓解,但是很可能一段时间后就又复发了。
因为颈肩痛、腰腿痛的患者绝大部分都有姿势不良或生物力学失衡的问题,姿势不良意味着力学不良,长此以往会带来身体结构的改变,造成结构不对称、力学不平衡。这种不对称会导致肌肉劳损,关节、软组织过度磨损等,进而带来各种疼痛问题。而疼痛会进一步加重姿势不正确、力学不良,造成恶性循环。
找到疼痛的“元凶”,需要全面进行评估诊断,包括以下6个方面:
1.肌骨超声检查(通俗地说就是为肌肉、肌腱、韧带、外周神经、关节做B超,了解受损情况)
2.生物肌电评价(看神经是否能很有效、准确地支配控制肌肉)
3.关节应力分析(定位、定向、定量分析脊柱关节附属运动)
4.动态力学分析(3D步态检查、动态足底压力监测、足弓形态光学扫描等)
5.功能动作分析(寻找错误的动作模式,从动作系统的整体性分析慢性疼痛和运动损伤背后的原因)
6.心理行为评估
找到了疼痛的原因后,就可以精确地进行治疗。可以进行关节整复松动、软组织的松解、神经肌肉反馈训练、呼吸核心训练、功能重建训练等现代康复治疗。
另外,对于脊椎排列不良,可以用整脊设备脉冲枪来进行脊椎调整;对于椎间盘高压、突出,可用非手术脊椎减压系统进行减压;对于下肢及足踝力学异常,可用矫形鞋垫进行纠正。
通过有针对性和系统的训练及力学调整,患者的疼痛可以得到有效及持久的缓解,甚至消除,以后复发的几率也很小。
2018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权威的「大众健身 18 法」。这18个动作分为三组,分别能缓解颈肩不适、腰部紧张、下肢紧张三种慢性劳损性问题,不妨在家坚持做这些动作吧。
第一组:6个动作缓解颈肩不适
1.懒猫弓背
手扶椅背弓弓背,拉抻脊柱背不累,像只猫咪伸懒腰,肩背放松不疲惫。
这个动作能提高胸椎灵活性,改善肩背不适,防止驼背,预防和延缓肩部和腰部劳损。操作要点:每组6~10次,重复2~4组。整个练习过程中会有轻度酸痛和牵拉感,不应该有明显的疼痛。
2.四向点头
四向把头点,锻炼颈和肩,动作很简单,贵在每天练。
放松颈部肌肉,改善肩颈部不适,预防颈椎病。注意保持躯干正直,用力不可过大,以免反而给颈椎造成过大压力。操作要点:往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点头,动作流畅、缓慢,有轻度酸痛和牵拉感。每组5次,重复3~5组。
3.靠墙天使
背部紧靠墙壁,外展打开双臂,贴墙缓缓而上,徐徐回到原状。
提高肩部灵活性和肩胛稳定性,缓解肩颈部紧张。操作要点:背部紧贴墙面,双手侧平举,向上屈肘90度,掌心朝前,将手臂完全贴住墙面。同时手臂沿墙壁向上伸展,然后沿原路慢慢回到起始位置。每组6~10次,重复2~4组。
4.蝴蝶展翅
双肘平举要到位,向内收紧别怕累,像只蝴蝶展翅飞,改善含胸和驼背。
提高肩胛稳定性,改善圆肩驼背姿态,提高肩关节力量,改善肩颈部紧张。操作要点:可以徒手,也可以双手各握一瓶矿泉水。双臂形成“W”形,保持2秒。每组进行10~15次,重复2~4组。练习过程中身体不要有明显的疼痛。
5.招财猫咪
手臂一上一下,交替重复多下,勤练加强肩部,肩肘功能不差。
长期伏案容易引起肩痛,多练这个动作可提高肩胛稳定性,增加肩袖力量,缓解肩颈部紧张,肩部塑形。操作要点:保持上臂始终与地面平行,一侧手臂向上旋转,一侧手臂向下旋转,到最大位置处保持2秒,然后回到起始位置。每组进行10~15次,重复2~4组。
6.壁虎爬行
身体稳定向前压,双手扶墙往上爬,上下重复需多次,配合呼吸练肩胛。
爬墙动作主要是针对肩关节功能受限的人群。改善肩关节灵活性,强化上肢力量,同时也具有一定改善肩关节前屈功能,拉伸背部肌肉的作用。操作要点:每组6~10次,重复2~4组。
第二组:6个动作缓解腰部紧张
1.“4”字拉伸
单腿“4”字往上翘,保持姿势固定脚,身体前压深呼吸,经常练习腰胯好。
拉伸臀部肌肉,提高髋关节灵活性,缓解腰部紧张。操作要点:骨盆和脊柱保持在中立位,不要弓背,在臀部有明显牵拉感的位置,保持20~30秒,完成3~5次。
2.侧向伸展
双手上举两交叉,身体侧弯向旁拉,左右交替做伸展,松解腰部顶呱呱。
拉伸躯干侧面肌肉,改善肩颈部和腰部紧张。操作要点:弯曲至最大幅度,保持2秒。每组6~10次,重复2~4组。
3.左右互搏
坐在稳定椅子上,双手交叉顶内膝,大腿向里手抵抗,身体前倾不能忘。
操作要点:躯干前倾,但不要弓背。静态发力,每次保持用力3~5秒,然后放松2~3秒。完成6~10次,重复2~4组。
4.站姿拉伸
单腿站姿抓脚面,腿在躯干靠后点,降低难度扶椅背,缓解腰部紧和酸。
改善下背部紧张,预防腰部和膝关节劳损。操作要点:保持拉伸姿势20~30秒,重复2~4组。
5.靠椅顶髋
站姿双脚同肩宽,躯干前倾后顶髋,微微屈膝不向前,双臂贴耳尽量展。
激活人体后侧链,改善圆肩驼背,强化身体后侧的力量。操作要点:完成6~10次,重复2~4组。
6.坐姿收腿
坐稳椅子身不晃,双手扶在椅面上,屈膝收腹腿并拢,保持两秒回原状。
提高核心力量,提高身体控制能力。操作要点:完成6~10次,重复2~4组。
第三组:6个动作缓解下肢紧张
1.足底滚压
单腿赤脚踩球上,双手扶稳身不晃,顺时逆时各三圈,慢慢滚压足底爽。
改善足底筋膜弹性,改善步态,缓解下肢紧张,缓解疲劳。操作要点:每组进行8~10次,重复2~4组。
2.对椅顶膝
双手扶椅分腿立,前脚距椅两分米,脚跟不动缓顶膝,保持拉伸多受益。
提高踝关节灵活性,改善步态,缓解下肢紧张。操作要点:每组进行8~10次,重复2~4组。
3.单腿拾物
手扶椅背单腿站,膝盖微屈一点点,身体前倾像拾物,稳稳控制防跌绊。
提高身体平衡与稳定能力,防止跌倒,缓解下肢紧张。操作要点:每组进行8~10次,重复2~4组。
4.足踝绕环
保持脊柱正当中,稳定身体不晃动,转动脚踝内外侧,练习过程无疼痛。
提高踝关节灵活性和力量,缓解下肢紧张。操作要点:向外侧慢慢转动脚踝10次,然后向内侧转动脚踝10次,重复2~4组。
5.单腿提踵
扶住椅子单脚立,保持平衡往上提,慢慢下落需牢记,防止跌倒增腿力。
提高身体平衡与稳定能力,提高下肢力量,缓解下肢紧张。操作要点:每组练习10~15次,重复2~4组。
6.触椅下蹲
双脚与肩同宽站,向后下蹲屈膝慢,双手向前水平伸,触椅站立重复练。
提高下肢力量和稳定性,提高核心稳定性。操作要点:每组练习10~15次,重复2~4组。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全球超过14亿成年人缺乏运动。
当我们身体出现疼痛症状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凭着经验来缓解。但是,有些经验可能是不正确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那些关于颈肩腰腿痛的误区!
误区一:颈椎疼按摩一下就好?
可能会加重!
按摩可以使颈部肌肉放松,减轻痉挛症状,还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所以对于肌肉疲劳的颈部不适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如果是已经确诊的颈椎病,尤其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就不建议随便按摩了。按摩手法过重会导致原有病变加重,建议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
日常伤害颈椎的这两种行为你有吗?
1.这些动作特别伤颈椎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玩游戏、工作用电脑,长时间低头状态下,颈椎受力会非常大。
2014年的物理研究表明,头部越是前倾,颈椎受力就越大:头部摆正时:颈部受力10~12磅。头部前倾15度,颈部要承受2倍的压力。头部前倾60度,颈部要承受5~6倍的压力,相当于脖子上放了个54斤的孩子,时间长了脖子能承受不?
正确玩手机、用电脑的姿势:用手把手机抬高,缺点是手臂容易酸;用手机支架,解放双手,头也能仰起来;把电脑架高,把头仰起来;如果不得不低头工作,那一定要在低头半小时后起来活动一下。
2.颈部受凉
长时间空调温度过低,或空调风直吹颈肩,会导致小血管收缩、微循环障碍,肌肉出现痉挛、疼痛,时间久了就会诱发颈椎病发作。
而且长时间在空调间里,颈椎周围的韧带也容易紧张、缺血,从而导致韧带过早老化,颈椎稳定性下降,诱发颈椎疾病。
误区二:不穿秋裤会得关节炎?
没有直接关系!
医学研究表明,寒冷和骨关节炎的发病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经常受凉对会对血管、肌肉组织等膝关节产生不利影响,还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气道敏感的人群容易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感冒的几率也会增加。
如果已经有关节炎的话,受凉可能加重已有的骨关节炎症状,并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对于关节炎患者、老年人、经期女性和孕妇而言,腿部的关节保暖更是有必要的。
误区三:止步检查,未接受完整治疗
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痛,须摄腰X线片、CT、磁共振,腰椎造影等方可明确诊断。
这些检查有的价格较高,但充其量也只是达到诊断的目的,而非治疗手段。有的病人或家属,认为做检查后就花了许多钱,对于医生提出的手术等建议又不予接纳时,就结束了继续治疗。
或者治疗一段时间不见效,就想放弃治疗。比如椎间盘突出症,一般要经正规治疗2周以上方能见效,有的病人才接受了二三次的治疗,不见有效,便失去了信心,甚至放弃治疗。
误区四:只要不工作不运动就是休息
颈肩腰腿痛大多是运动系统疾病,治疗原则要求减少运动,增加休息。但有人认为不上班即是休息。于是整日坐着看电视,搓麻将,打牌,玩电脑游戏,结果比上班还累,加重了脊柱负担。
误区五:治愈后不再防护
手术,是解决患者部分疼痛症状的方法之一,比如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认为手术后就可以完全好了,手术只是解决了部分压迫造成的疼痛及手足麻木症状。手术后脊柱的正常结构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不能胜任中、重体力活动,并且容易再次发病。
而且,除了肿瘤、结核、畸形等病因外,颈肩腰腿痛由于劳损而发生内结构性疾病,治愈后仍需注意,防止再次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