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2-12-05
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高、隐匿性强,导致无症状感染者较多。抗原检测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方便进行自我检测的优点,将其作为核酸检测的重要补充,可进一步提高“早发现”的能力。
抗原检测是检测病毒表面的蛋白。抗原,可以简单理解为病毒穿的“衣服”,抗原检测就是从抗体出发去测“衣服”的部分,让病毒显示出来。抗原检测更方便快捷,但敏感度稍差。
而核酸检测则是检测病毒里面的基因。核酸检测操作更复杂,获取结果时间长,但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今年3月发布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抗原检测适用人群包括三类:
1.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
2.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人员。
3.有抗原检测需求的群众。
目前,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是发病较快、潜伏期较短,在刚感染的5天内病毒拷贝数会较高,随后逐渐下降,超过5天后用抗原自测盒就可能会出现漏诊。
进行抗原检测,应当选择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试剂。可就近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检测,也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自行检测。
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盒主要采用胶体金法、乳胶法、荧光免疫层析法和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等,采样方式包括鼻腔拭子、咽拭子和鼻咽拭子等,一般建议普通人自采首选鼻拭子,更容易操作,耐受性较好。
新冠抗原自测教程:
1.鼻拭子采集:先洗手或用75%酒精等快速手消毒。
2.确认试剂盒有效期:从试剂盒中取出内容物,一般包含说明书、检测卡、拭子、样本提取液、样本提取管。使用前要阅读说明书,不同品牌操作可能有细微区别。
3.把样本提取液打开后全部倒入样本提取管内。
4.打开检测卡包装,取出检测卡:检测结果出来前,最好不要再触碰检测卡,以免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5.如果鼻腔内分泌物较多,在测试前可以擤鼻涕。
6.取出拭子,注意不要触碰到拭子头。
7.头部向后抬高,将拭子贴着鼻内壁慢慢推进1厘米-1.5厘米,一直推到看不见拭子头为止,贴着鼻腔黏膜轻轻转动4圈,停留足15秒,这主要是为了在采样时增加接触面和采样的量。然后将同一拭子在另一鼻孔采样,也是转动4圈,停留足15秒。
8.将拭子放入样本提取管内,拭子头浸入提取液内,边挤压边转动拭子15秒。
9.将拭子放入原来的包装袋中,不再使用,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10.将样本提取管的盖子盖紧。将提取管翻转过来,从盖口处滴3滴提取液到检测卡上。
11.等待10-15分钟后即可判断结果(不同品牌有差异),期间不要触碰检测卡。
12.C和T处均显示红色条带(即“两道杠”)则为阳性,C处显示红色条带则为阴性(即“一道杠”),C处若不显示红色条带,则提示检测“无效”,需重新检测。
特别提醒:
1. 将拭子放入鼻腔时最好在面前放一面镜子,看清楚操作进度,以便让拭子伸入鼻腔到位。
2. 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指示来操作,特别是将提取液滴到检测卡上时,滴数不够、滴数多了都可能造成“假阴性”。
3. 有过敏性鼻炎的人首次自助取样时不适感较重,但通常适应几次后都可以耐受。
4. 14岁以下儿童应由家长帮忙采样,采样前要对孩子进行充分地告知和安抚,在温馨的环境下进行。成人最好自己采样,这样更容易把握力度,可减少不适。
5. 检测时间超过20-30分钟(不同品牌有差异),则检测结果无效。因此检测结果出现后应尽快拍照保存,以便提供给医生或有关部门作为参考。
6.过敏性鼻炎自测前不可以先用海水或生理盐水洗鼻,因为病毒是附着在鼻黏膜上,用生理盐水等清洗鼻腔会降低病毒浓度,影响测试灵敏度。
7.抗原自测试剂盒保存温度是14℃-30℃,一盒试剂盒里至少有20人份,在目前的天气下,室内常温保存即可。
检测结果:
1.阴性结果
“C”处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T”处未显示条带。
2.阳性结果
“C”和“T”处均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T”处条带颜色无论深浅,均为阳性结果
3.无效结果
无论“T”处是否显示条带,“C”处未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试剂盒保存不当、检测环境温度没有达到规定的范围、滴加液体量不足、设计工艺本身的问题等都有可能导致结果无效。
自测结果如呈阳性,应立即向所在社区(村镇)报告,由社区(村镇)联系急救中心,按照涉疫人员转运工作指南,将居民闭环转运到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1.隔离观察人员
检测结果不论阴性还是阳性,所有使用后的采样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由管理人员参照医疗废物或按程序处理。
2.社区居民
检测结果阴性: 使用后的所有鼻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中后作为一般垃圾处理。
检测结果阳性:在人员转运时一并交由医疗机构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自测结果呈阳性的,不论是否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居民应当立即向所在社区(村镇)报告,并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措施。
不能。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
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针对病毒的不同成分进行——抗原就像病毒外面所穿的“衣服”,而核酸则是病毒里面的基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法的原理是检测标本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蛋白。
与核酸检测相比,抗原检测出结果速度快,一般15分钟左右就可以出结果;操作简单,不需要仪器设备,无论是基层医疗机构还是居民自己家中自测,都比较方便。在已经出现社区传播的区域开展居民抗原自测,可以快速把传染风险高的疑似阳性人员筛选出来,尽早切断传播链。
但抗原检测的敏感度较低,所以在病程早期或者晚期、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比较低的时候,容易漏检,也就是弱阳性的感染者容易出现“假阴性”。
而且,如果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盒的特异性为95%-97%,就意味着会有5%-3%的“假阳性”。抗原检测本质上测的是抗原抗体反应,我们人体有一些成分可能会与检测的抗体发生交叉反应从而导致假阳性。此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检测时若感染了类似于新冠的病毒,也可能产生交叉反应,导致假阳性。
因此,当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结果“打架”时,以谁为准?答案当然是核酸检测。后者是新冠病毒感染诊断的“金标准”,更准确。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发现异常后,需要及时上报社区,根据指引等待采集核酸进行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