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1-04
体检时,有些专业术语是否令你一头雾水?不妨了解一下体检报告中的这些关键指标,读懂你身体的健康信号。
1.血常规
血常规 | ||
红细胞 | 数值低↓ | 可能会贫血,典型的表现为上楼气喘吁吁,脸色蜡黄。 |
数值高↑ | 会使得血液黏度增大,引起血液流通不畅。 | |
白细胞 | 数值低↓ | 身体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皮肤表面容易感染病。 |
数值高↑ | 身体可能有炎症,如扁桃体炎、肺炎、阑尾炎等,如果白细胞高得太多,则有可能跟血液病有关,应到医院血液科做进一步检查。 | |
血小板 | 数值低↓ | 血小板减少或会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或疾病。 |
数值高↑ | 血小板增多或会存在骨髓增生性疾病。 |
2.胆固醇
胆固醇 | ||
总胆固醇 | 总胆固醇低↓ | 或会存在甲亢;严重肝脏疾病;贫血、营养不良等。 |
总胆固醇高↑ | 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各种高脂血症、胆汁淤积性黄疸、甲减、类脂性肾病、糖尿病等;长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 |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 ↓ | 无β-脂蛋白血症、甲亢、吸收不良、肝硬化等。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够进人动脉壁细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高能致动脉粥样硬化,使个体处于易患冠心病的危险。 |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 ↓ | 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应用雄激素等。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 | 可以限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3.肝功
肝功 |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 | 多见于肝胆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结石,胆管炎,胆囊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时的肝淤血、脑出血等;骨骼肌病如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
谷草转氨酶 | 谷草转氨酶高↑ | 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坏死,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脐压性肌肉损伤时也可升高。 |
白细胞 | 白细胞数值高↑ | 身体可能有炎症,如扁桃体炎、肺炎、阑尾炎等,如果白细胞高得太多,则有可能跟血液病有关,应到医院血液科做进一步检查。 |
碱性磷酸酶 | 碱性磷酸酶低↓ | 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等。 |
碱性磷酸酶高↑ | 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
4.肾功能
肾功能 | ||
血尿酸 | 血尿酸数值偏低↓ | 见于恶性贫血、Fanconi 综合征(近端肾小管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等。 |
血尿酸数值升高↑ | 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体内尿酸生成异常增多,原发性痛风、多种血液病、恶性肿瘤、慢性铅中毒、长期禁食等。 | |
血肌酐 | 血肌酐数值偏低↓ | 老年人、消瘦者血肌酐会偏低,一旦上升,要警惕肾功能减退可能。 |
血肌酐数值升高↑ |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 |
尿素氮 | 尿素氮数值偏低↓ | 主要见于肾功能障碍、严重的肝脏疾病病人。 |
尿素氮数值升高↑ | (1)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衰竭,而且其尿素升高与病情成正比。 (2)肾前因素如水肿,脱水,循环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休克等。 (3)肾后因素如尿路结石,前列腺肿瘤或肥大等原因引起的尿少;尿滞留。 (4)体内蛋白质分解旺盛,如上消化道出血、甲亢等。 (5)生理性增高见于高蛋白饮食。 |
5.尿常规
尿常规 | |
尿蛋白阳性 | 或因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妊娠期等引起,此外见于各种肾炎、肾病、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全身性疾患累及肾脏,药物引起的肾损害等。 |
尿白细胞阳性 | 泌尿生殖系统炎症、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盂炎、肾盂肾炎、肾结核;淋病及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
尿糖阳性 | 糖尿病、肾性糖尿、颅内高压、甲亢、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及嗜铬细胞瘤等。 |
尿酮体阳性 | ①生理性:过渡饥饿、分娩后、进食多量脂肪。 ②病理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
尿胆红素阳性 | 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等。 |
6.出现异常
出现异常 | |
增生 | 大多不会癌变。增生可以理解为过度生长,良性的增生大多数不致命。 |
结节 | 突然变化要警惕。结节符合两种情况需要定期检查: ①身上的结节,如在短期内大小、形状、颜色有较大的变化,或突然破溃; ②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出现结节。 |
包块 | 九成不会恶变。体检报告中最常见的是肝囊肿,它也是较常见的肝良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的肝囊肿均较小,不用担心,但肝囊肿需要定期随访,每年做 1~2 次 B 超。 |
囊肿 | ①生理性:过渡饥饿、分娩后、进食多量脂肪。 ②病理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
息肉 | 要看部位和大小。体检发现的息肉多为胆囊息肉。5mm 以下的胆囊息肉几乎都是无关紧要的胆固醇息肉。5mm 以上则有可能是相对危险的腺瘤息肉,有必要定期复查。 如果体检发现了胃息肉、结直肠息肉、子宫内膜息肉等,也有不同处理要求,请遵医嘱处理。 |
另外,你知道什么病该挂什么科吗?这份就诊秘籍,让你事半功倍!强烈推荐转发收藏哦~
1.眩晕
①头晕与头的位置改变有关,如躺下或翻身头晕->耳鼻喉科
②站不稳,眼球乱转,甚至意识不清->神经内科
③晕时脖子疼,伴有手脚麻->骨科
④晕时心前区疼痛、心慌、心脏不适->心内科
⑤用眼睛过度时头晕->眼科
⑥面色苍白->血液科
2.头痛
①伴有眩晕、耳鸣,或者鼻塞、流涕->耳鼻喉科
②一侧头痛,疲劳、紧张时加重->神经内科
③外伤引起的头痛->神经外科
3.肚子疼
①右上腹和右下腹的急性腹痛->普通外科
②腹痛伴有反酸、呕吐、腹泻->消化内科
③腹泻伴发热->肠道门诊
④腹痛伴尿急、尿频、尿痛、血尿->泌尿科
⑤女性,停经后发生急性腹痛->妇科
4.胸痛
①胸口或胸前疼痛,有压迫感,伴有心慌气短->心内科
②因骨折等外伤所致,在进行弯腰、侧弯时疼痛加剧->骨科
③胸骨后、心脏部位有紧缩感,持续 3~5 分钟->急诊
5.腿疼
①仅某一关节肿、疼->骨科
②两侧关节疼同时发作,首发于近端指间关节,休息后加重->风湿、免疫科
③腿肚肿胀,按压更疼,走路疼休息能缓解->血管科
6.牙疼
①牙龈发炎、肿痛->口腔科
②牙疼 +脸疼+鼻塞->耳鼻喉科
③经常运动后牙疼->心内科
7.失眠
①压力大、焦虑->精神心理科
②睡不着、睡不香->神经内科、睡眠中心、心理科
8.打呼噜
①睡觉打呼噜,偶尔“暂停”三五秒,甚至因喘不过气,突然被憋醒->呼吸科、耳鼻喉科
9.过敏
①皮肤瘙痒、出红疹->变态反应科、皮肤科
虽然,“窗口挂号”已经慢慢退出就医舞台,不用再起个大早去医院排队了,但也不能随便找空闲的时间去就诊。
在不同的时间点看病,激素、血糖、白细胞等指标都会产生波动,影响诊断结果,找准看病时间点,能让诊断更明确!
1.测空腹血糖,六七点最准
空腹血糖是距前一餐约 12~14 小时所抽取的静脉血。
2.男科检查,9~11 点最佳
许多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伴有肥胖,医生常常要考虑检查他们的血脂、血糖是否偏高,此时可能要检查空腹血糖,建议上午早点到医院就诊。
3.验尿,新鲜晨尿最佳
夜间肾脏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储存在膀胱内进行浓缩,容易提高检查出疾病的概率。
4.哮喘检查,上午效果最好
哮喘的症状在上午最明显。
5.拔牙,下午最不痛
在上午,人体对疼痛的反应更为敏感。
6.肠镜,提前 3~4 天注意饮食
当天最好不吃早饭、不喝水。两周内不吃含铋剂的药,避免大量服用维 C,检查前 1~2 天不能吃含动物血的食物。
7.妇科检查,月经结束后3~7天最佳
当月经出血时,血细胞会影响细胞或细菌涂片的观察效果。
8.查乳腺,月经开始后第10天最佳
月经开始后第 10 天左右,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能更好地发现病变或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