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2-15
2月14日,北京经开区举行全球“新药智造”合作伙伴大会,并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建设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及相关产业支持配套政策。
2025年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将达2000亿元
医药健康是北京产业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30年前,德国企业拜耳打算在华开拓业务。“针对我们提出的包含36个大问题、126个小问题的全英文问卷,北京经开区仅用三天时间就做出了专业阐述与准确回答。”拜耳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周晓兰如是说。
随后,北京经开区派团赴德国谈判,面对拜耳方面40多位专业人员针对环境、土地、气象、交通、规划等方面的提问,都一一用详实数据和专业术语进行了解答。如今,拜耳公司的北京亦庄工厂新产线正加快建设,将让产能提升40%,向世界级制造工厂跃升。
目前,北京经开区225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了各类生物医药健康企业3500余家,涵盖了以拜耳和泰德为代表的高端化学药板块、以赛诺菲和百泰生物为代表的生物药板块、以同仁堂和聚协昌为代表的现代中药板块、以北生研和神州细胞为代表的新型疫苗板块、以GE医疗和瓦里安为代表的高端医疗装备板块、以永泰生物和引正基因为代表的细胞基因治疗板块、以康龙化成和昭衍为代表的第三方服务平台板块,逐步形成了龙头引领、集群共进的发展格局。
同时,北京经开区也积极吸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等六大中心落地,搭建了北京市首创的“概念验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样中心-中试基地”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
2022年,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产值约900亿元,累计上市企业21家。按照14日发布的《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规上企业总数突破120家,上市企业数目突破30家,在细胞与基因治疗、高端医疗装备智造等前沿赛道形成创新突破,新申报上市药品、二类及三类医疗器械产品100个以上,建设成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
“我们将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围绕核心区北部及亦庄镇老工业区建设8平方公里的产业核心集聚区。同时,向西辐射旧宫地区,围绕国家药监局六大中心新址规划旧宫地区近20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服务拓展区;向东依托台湖“两站一街”,形成高端总部经济聚集区,打造首都东南部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创新高地。”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
北京经开区将逐步盘活利用未出让产业用地、低效产业用地等潜在可利用的产业空间,供应近380公顷产业空间;采取模块化装配方式,建设满足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需求的标准厂房、中试基地和特色产业园区,或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为企业代建厂房,三年内累计提供50万平米标准厂房空间;支持各类主体以国际一流产业园为标准,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为产业聚集和中小企业孵化提供良好环境。
产业优势助力智能化变革 全流程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
30年的发展让北京经开区聚集了大量生物医药健康企业。康龙化成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新药筛选,中生研究院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服务医疗研发,长木谷医疗采用人工智能辅助完善骨科植入手术方案,亮亮视野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帮助听障人士“看见”周围的声音……在北京经开区,越来越多生物医药健康企业迈出了智能化转型的关键一步,“新药智造”的产业基础已然形成。
根据最新发布的配套政策,北京经开区将对首次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高端医疗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资金300万元;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首次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在区内经认定的医药产业空间产业化的企业,按照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3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新成立或新迁入亦庄新城,从事高端医疗装备研发、生产、服务的中小微企业,按照实际租金50%的比例给予补贴……
“北京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势,将助力药械智能化变革,与药品、器械创新产品开发、医疗服务、数据管理等全方位结合,推动多学科技术交叉融合发展,推进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升级。”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
从小变大、由大变强的背后,不仅需要企业的创新实力,更考验政府的政策与服务。在北京经开区的培育下,谢良志博士创办的神州细胞和义翘神州两家企业相继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国产八因子、新冠疫苗、HPV疫苗等也屡获突破。
为落实《行动计划》,北京经开区构建了1+N政策体系。“1”是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普适性政策,“N”是细分赛道的专项政策。在本次大会上率先发布了面向细胞基因治疗、高端医疗装备两个关键赛道的专项政策。普适性政策与专项政策互为补充,符合申报条件要求的,可同时享受;在兑现方式上,推行“线上受理、一网通办、限时办结”模式,扩大“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条款的比例,让企业有更优体验和更多的获得感。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经开区将鼓励企业与国家试验室、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形成战略性、关键性创新成果。对承担国家、北京市重大科技和产业专项的,给予最高1:1的资金配套,年度支持金额最高2000万元。聚焦高端医疗装备和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全球产业前沿领域,鼓励企业开展创新品种早期研发、临床研究,单个企业年奖励额度提高到1亿元。
“我们将积极对接北京市高校院所、国家实验室、三甲医院,建立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家智库和人才图谱,吸引优质成果转化项目在北京经开区落地。”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同时,支持高校和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推动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顶尖高校以“揭榜挂帅方式”,为企业产品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提供解决方案,形成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全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