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3-07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性眼病。与白内障不同,青光眼造成的失明是不能逆转的,并且有着一定的隐匿性。
有关调查显示,发达国家将近一半的青光眼患者不知道已经患上了青光眼,而发展中国家90%以上的患者对青光眼一无所知。我国目前有超过2200万青光眼患者,且实际患者远超这一数字。中国的青光眼患者占到全球的四分之一,但是有80%以上都没有就医。对此,需要加强人们对青光眼防治知识的了解,及时发现和治疗青光眼,确保现有视力的存在。
青光眼主要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三种类型。主要表现为视神经受到损伤,视野受到损害。青光眼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眼内压力升高。视神经是由数以百万计的视神经细胞组成,负责传达视觉信息给大脑,眼内压力升高之后,神经细胞会受到压迫,从而使神经细胞不断受到损伤,最终导致死亡。视神经细胞的死亡会使视力永久丧失,只有早期及时治疗才能防止这样的情况。
虽然当前青光眼发病呈现出年轻化,但是更为多见的还是年龄超过40岁的中老年人群。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和家族性,因而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要格外警惕。但是家族中有人患青光眼,并不意味着家族中其他人就一定会患青光眼。
此外,糖尿病患者、近视眼人群、有眼外伤史患者等,都容易患上青光眼。造成青光眼最为严重的危险因素就是高眼压,因此,当眼压达到22毫米汞柱时,就要怀疑是不是患有青光眼。但是也不是所有眼压升高的患者都会发展成青光眼;还有很多人眼压处于正常范围,却已经造成了眼睛损害。
我国一些眼科机构在接待眼科患者的时候,发现青光眼患者已经占到10%的比例,而且越来越趋向年轻化。这些年轻的青光眼患者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长时间地使用电脑。资料显示,每天面对电脑荧光屏超过9小时的人群,患青光眼的概率是其他人群的两倍;近视眼人群长时间面对电脑,更容易患上青光眼。眼睛长时间得不到休息,长期处于眼疲劳工作,这已经是用眼过度的范畴;再加上长时间对着电脑荧幕,会使眼睛受到更大的刺激,使眼压反复处于短时间过度升高的情况。高眼压会对视神经造成严重的压迫,容易形成青光眼。近视眼人群本身就可能存在着眼压高的情况,若是再过度使用眼睛,更容易形成青光眼。其中高度近视眼人群容易患高眼压,从而使得这一人群有着极高的青光眼发病概率。
视野检查的主要目的
视野是指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青光眼患者早中期往往视力正常,而视野会有异常改变。
早期视野中可能出现暗点,随着疾病进展暗点会增大,会变成弓形,甚至环形,视野向心性缩小。最后形成管状视野,只能看到前方的一点范围,如果再不治疗,最终会完全失明。
视野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检测有无视神经损害,以及视神经损害的程度。因为诊断青光眼不能只看眼压的高低,有些人眼压高,但是没有视野缺损,可能只是“高眼压症”;有些人眼压不高,却有典型的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及视野缺损也可诊断为青光眼,属于“正常眼压青光眼”。所以,视野缺损是诊断青光眼的主要指标之一。
对于可疑青光眼或青光眼的高危人群进行视野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及早发现视神经损害及视野改变,以便及时干预。而青光眼患者的定期视野检查也是必要的,它可以监测病情进展及治疗的效果,指导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或减少患者视神经进一步受损,挽救视功能。
文章参考引用:
【1】柏林博,林士珊,曹博等.不要让青光眼偷走你的视力[J].家庭医学(下半月),2021,No.664(07):52.
【2】王靖瑞.警惕“视力杀手”青光眼[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1,No.377(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