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3-09
脑出血,是指非创伤性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在脑实质内聚集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属于脑卒中的一种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出血疾病的发生和处于硬化状态的小动脉薄弱位置破裂存在相关性。高血压为本病的重要原因。
脑出血疾病有着致命性、单一性的特点。其余可能引发患者出现动脉硬化性高血压脑出血的可控制性高危因素包含:肥胖、吸食烟草、喜欢进食高脂肪食物等等。此外,使用其他类别拟交感神经药也可能引发重度高血压,导致脑出血。
临床上脑出血的原因包含:动静脉畸形、先天性动脉瘤、外伤、其余类型血管畸形、脑梗、真菌性动脉瘤、转移性脑部肿瘤、原发性脑部肿瘤、烟雾病、颅内动脉夹层、血液恶液质、抗凝过度血管炎性疾病、出血性血管疾病。
脑出血疾病在发作之前症状
01
突然无原因剧烈头痛
头痛没有明显诱因,开始是断断续续头痛,后转化为持续性头痛。
02
突然面部或肢体麻木、无力
出现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如果同时出现上肢或者下肢的乏力,情况就更加危急。拿东西时突然掉落,走路晃晃悠悠,或者朝向另外一侧摔倒,肢体偏瘫。有时还伴有言语不清。
03
突然视物模糊
突然一过性的眼前蒙黑,或者一只眼睛出现视物不清、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重影,、眼部胀痛、结膜下出血等不良症状。
04
突然行走困难
突然出现眩晕、行走困难、平衡障碍,需注意是否出现脑出血。
05
突然嗜睡或昏迷
一些人在脑溢血发病前都会出现嗜睡的症状,即便是在白天也有明显睡意,有非常疲惫、睡不够的感觉,严重者出现昏迷。
临床中,对于脑出血的基本治疗原则为调整血压值、脱水降低颅内压值、卧床、强化护理维持患者生命功能以及避免发生大出血、有效防治并发症、挽救患者生命,降低复发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
脑出血应该如何预防?
1.已有高血压人群,一定要按时服药,使血压在正常范围,并进行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要管好自己的血糖,定期评估自己颅内血管情况,必要时口服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2.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证足够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严禁吸烟酗酒。
3.饮食以清淡为宜,少食动物脂肪或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可多吃水果(糖尿病患者例外)、蔬菜和鱼类等。
4.注意季节变化,防寒避暑,适当增减衣物,避免使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血压波动幅度加剧而发生意外。
5.蹲下、弯腰及卧床、起身或改变体位时,动作必须缓慢,可用头低位及眼睛向下方式渐渐起身,切勿突然改变体位,防止发生意外。
文章参考引用:
【1】邱锋.如何正确认识诊断和治疗脑出血[J].人人健康,2023,No.587(03):24-25.
【2】佘婷婷.关于脑出血,这些知识需知道[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1,No.421(0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