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注意,这几类人群麻醉风险比常人高!

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4-12

麻醉有很多种,可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是使用麻醉药物使病人完全失去意识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简单说就是用药物抑制病人大脑的神经中枢,让他不知道疼。

 

局部麻醉则是通过阻滞支配身体某一部位的神经,从而在无痛的情况下切除较小的病变,换句话说就是局部阻断疼痛信号,够用就行。

 

哪几类人群麻醉风险比常人高

 

01

糖尿病患者

 

在外科手术病人中,大概有百分之二的患者患有糖尿病,该疾病本身在手术中不会有危险,而是终末器官的变化会有所影响,手术风险与手术的类型没有关系,与终末器官的病例变化有较大的关系,比如,肾功不全、心功不全、神经元受损而影响硬膜外麻醉的使用。

 

麻醉医生主要关注手术前的评估,以及对治疗的了解。对于血糖水平在150/250mg/dL之上的,脑苏醒有一定的困难。同时,低血糖能够引起低血压、出汗,还可能刺激释放儿荷酚胺,而出现高血压、心动过快等症状,在麻醉状态下,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浅麻醉”,导致贻误治疗。

 

02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的麻醉风险和重要的器官损害有一定的关系,对于一般的高血压患者来说,麻醉风险与普通病人一样,不过与术前的血压水平控制程度有关。对于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术中出现心衰、低血压等并发症的概率比一般的患者要高,当血压水平上升的时候,麻醉的风险也会增加。

 

麻醉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正确进行分析、判断与处理,容量是维持血压的基础,应先补足容量。一般情况下,在高血压患者的手术之前先进行药物治疗,把血压进行控制,从而改善身体脏器功能。

 

03

心脏病患者

 

一方面,不同类型的手术,麻醉风险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对于高风险手术来说,当患者在急诊大型手术中,由于手术前的准备时间比较少,手术自身的风险比较高,在麻醉情况下,患者循环功能非常容易下降,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危害。同时,手术时间较长的话,麻醉后的并发症风险也会增加,由于在术中失血过多,体液蒸发较快,循环虚脱的概率也较大,所以,风险也较高。其次,对于低风险手术来说,在做一些胸腔、腹腔等小手术时,手术自身的风险比较低,患者在麻醉时的风险也会相对降低。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高风险心脏病患者来说,术中全麻很容易导致心脏骤停或者心肌梗死,且心脏复苏的难度也较大,比如心力衰竭患者、冠心病患者等,手术中接受全麻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其次,对于一些低风险患者来说,在全麻过程中承担风险较小,但并不是代表零风险。

 

04

肥胖症患者

 

麻醉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肥胖症患者做全身麻醉时又分为非插管全麻和插管全麻,非插管全麻是在麻醉后不使用气管插管,由于肥胖症患者的脖颈、胸部等皮下组织脂肪过多,呼吸道变窄、肺容量变小,发生呼吸道鼻塞的风险很高,耐受缺氧的时间也比较短,很容易造成严重的风险。并且肥胖症患者通常带有高血压等疾病,麻醉风险也会增加。

 

插管全麻是需要气管插管的全麻,由于患者脂肪过多,插管困难,在麻醉后,很可能因插管不成功造成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对于肥胖症患者来说,局部麻醉时体表定位较为困难,可能需要多次穿刺,所以很容易出现损伤,或者误伤神经导致功能障碍。

 

05

老年人与幼儿

 

对于老年人来说,其各脏器功能开始衰退,身体的代偿能力也有所下降,并且伴随较多的疾病,在手术麻醉中很容易出现各种意外风险。

 

对于幼儿来说,其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且功能不齐全,在手术麻醉期间出现风险的概率要比成年人高出许多,根据相关数据表示,在麻醉期间,4岁以下的幼儿发生心脏骤停的概率比12岁以上的儿童要高3,1岁以下的婴儿发生麻醉风险是较大儿童的10倍。

 

来源引用:

胡玮.哪几类人群麻醉风险比常人高[N].大众健康报,2022-01-27(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