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4-14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慢性胃肠道疾病,可累及食管、咽喉、气管和肺等多个器官系统,在人群中患病率可达到10%左右,随着人口老年化、国人饮食习惯逐渐西化等原因,其患病率还在逐年提升。
胃食管反流病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以及食管外部位引起的疾病,可导致食管黏膜炎症、糜烂、溃疡甚至癌变。其典型症状为反酸、反食、烧心、嗳气、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由于呼吸道和食管有共同开口,反流至食管的胃内容物可进一步向上反流至喉咽和气管,甚至到达鼻腔、中耳等部位,从而出现咳嗽、咳痰、喉部发紧、喘息、吸入性肺炎、反流性咽喉炎、非心源性胸痛、鼻炎、中耳炎等食管外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胃食管反流病在我国仍然存在“三低一高”现象,即认知度低、就诊率低、治愈率低、误诊率高,导致目前大多数由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哮喘”被长期误诊,没有得到正确治疗。
一项全国调查显示,中国目前有4500多万哮喘病患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同时伴有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约10%左右的患者实际上只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并不是真正的哮喘,这些长期被误诊为“哮喘”的患者通过抗反流治疗后,其哮喘样症状可以消除。
胃食管反流病的分期
胃食管反流病可分为四期。
胃食管期:胃内容物进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背痛、嗳气、吞咽困难等症状。
咽期:反流物到达咽喉部,引起咽喉疼痛、咽异物感、癔球症、声音嘶哑等。
口鼻腔期:反流物到达口腔、鼻腔或中耳,引起反酸、口苦、口腔溃疡、流清鼻涕、鼻滴后流、鼻塞、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喉气管期:反流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咳痰、憋气、哮喘、吸入性肺炎、肺纤维化等,此期症状最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会发生喉痉挛危及患者生命。
可引起反流的诸多因素
01
食物
有些食物和饮料可通过松弛食管下段括约肌增加反流危险,反流诱因包括酒精性饮料、巧克力甜点、碳酸饮料、咖啡、茶、含咖啡饮料、辛辣食品以及富含脂肪的食物。因此要戒酒、限制浓茶、咖啡和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高脂饮食。
02
烟草
香烟中含有的化学物质经肺吸收入血,也可以松弛食管下段括约肌引起反流,应立即戒烟。
03
超重或肥胖
肥胖可使腹压增加,阻止食物通过食管下段括约肌,超重或肥胖患者需马上减肥。有研究表明,一些患者在减肥10~15磅后,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可完全消失。
04
不良睡眠习惯
平卧时胃内容物会压迫食管下段括约肌,当人暴饮暴食后2~3小时内上床,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所以,吃完饭不要立刻躺下;睡前3小时不要进食;睡觉时可以抬高床头;睡前可以喝杯牛奶或蜂蜜,以恢复胃部的酸碱平衡。
05
衣物不适
紧束腹部衣服会压迫胃,会令食物对食管下段括约肌加压,不健康装束包括过紧的皮带和紧身内衣、紧身衣等。
06
暴饮暴食或饮食过饱
胃食管反流病的促成因素是食管下段括约肌不能有效关闭以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饮食过饱易引起胃内压力增加,胃气上递,可导致反流。当胃酸过多时,可以服用小苏打片,减少胃部灼热感。
07
药物
不要长期服用刺激性药物。如果长期服用刺激性药物,如非固醇类抗炎药、硝酸甘油、心痛定等,对胃食管黏膜有一定损害,甚至会引起溃疡、出血等。
08
精神状态
精神情志因素与消化道的分泌功能及运动也有密切关系,在恐惧焦虑情况下胃酸分泌减少,抑郁、绝望时胃酸分泌率减低,都会影响消化功能。
文章参考引用:
耿兴敏,莫鹏.防治胃食管反流,从生活方式入手[N].中国妇女报,2021-10-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