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4-14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导致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凡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接触麻疹病毒后90%以上会发病。
麻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患者感染后潜伏期9~14天,发病前2~4天至皮疹出现后5天都具传染性。
患者发病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发热、咳嗽、打喷嚏、流涕、结膜炎、眼睑水肿、畏光流泪,此时皮疹尚未出现,易被误认为流感。皮疹出现之前,患者口腔内颊黏膜上出现白色或蓝白色斑点(柯氏斑),具有特征性,一旦皮疹出现则斑点很快消失。
典型的皮疹首先在发际、颈侧部和耳后开始出现,约24小时内向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蔓延,之后向下向躯干、下肢和掌跖部蔓延,可融合成片,此时为该病最严重的时候。出疹后3天~5天,患者体温开始下降。如果患者持续高温,提示有并发症,如肺炎、脑炎等。
麻疹新特点
中国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降低,麻疹大流行基本上得到控制。但由于人口流动增加,部分儿童麻疹疫苗漏种或免疫失败,加之初免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免疫力逐渐降低等原因,致使麻疹小规模流行时有发生,且表现出以下新特点。
发病年龄后移过去麻疹发病多为5岁以下儿童,尤以1~2岁最多。现在患麻疹者大多是8个月以内婴儿和7岁以上学龄儿童,成人偶有发病。成人麻疹中毒症状较重,发热多在39℃~40℃,有麻疹黏膜斑,半数患者皮疹有出血倾向,常伴有嗜睡等症状,但并发症较少,预后良好。
轻型或非典型患者增多,皮疹以斑丘疹多见,亦可有疱疹、出血点样皮疹等其他形态皮疹。而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及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常无麻疹黏膜斑。出疹顺序先从四肢出现,逐渐向胸背呈向心性发展。
麻疹以10月至次年2月为发病季节,普种麻疹疫苗后,发病季节后移至每年3~5月份。
少数人患第二次麻疹,多见于发生第一次麻疹后的两年内。由于第一次出疹时,年龄较小或病初注射了丙种球蛋白或其他原因,未能激发机体产生足够而持久的免疫力,因而遇麻疹野毒株时,便会再次感染发病。
麻疹的预防
在患得麻疹后5天服用血清球蛋白免疫可以预防麻疹的发作。接种麻疹疫苗。很多人在成年之后还应第二次注射麻疹疫苗。控制传染源。在发现麻疹的患者的时候要及时进行隔离,防止麻疹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切断传染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