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4-25
天然和合成的糖皮质激素(也称为类固醇激素)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这类药物大多以药理剂量用于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治疗。
血清中大部分皮质醇与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CGB)和白蛋白结合。体内的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同工酶将无活性的皮质素转化为皮质醇,2型同工酶将皮质醇转化为皮质素。合成类糖皮质激素经氟化、甲基化或甲基噁唑啉化后可避免被2型同工酶氧化灭活。
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可提高或降低机体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进而影响对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反应。
糖皮质激素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01
糖皮质激素使用适应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给人们身体健康尤其是各类慢病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
基于多项研究证据提示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短期内死亡风险。因此,对于氧合指标进行性恶化[包括:氧合指数≤300mmHg(1mmHg=0.133kPa),或静息未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93%,或呼吸急促,频率≥30次/min]、肺部影像摄片证实肺炎进展迅速的重症及危重症成人患者,推荐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
02
糖皮质激素使用方法
糖皮质激素视病情严重度短期应用,通常不超过10d。建议地塞米松5mg/d或甲泼尼龙40mg/d。
0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1.为尽可能减少激素使用的不良反应,在激素治疗时应避免长期用药,并应严格掌握使用剂量。
2.使用期间注意监测血压、白细胞计数、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和出凝血功能等指标;观察精神状况;严密监测潜在的细菌或真菌感染风险;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
3.对于糖尿病或高血压病情控制不佳,活动性消化道出血,或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等基础疾病患者,应慎用激素,并通过多学科会诊,给予指导建议。
4.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前已因慢性基础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综合征等)长期使用口服激素患者,应联合专科会诊意见,调整激素使用方案。
文章来源: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内分泌代谢病专科联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版) [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 39(4):28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