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0-03-02
寒冷刺激:在寒冷的刺激下肌肉强烈收缩引起痉挛抽筋。多见于冬季运动或冷水游泳或夜间没盖好被子等情况。
肌肉疲劳、代谢产物堆积:剧烈运动时,腿部肌肉频繁收缩,局部代谢产物(乳酸)增多,肌肉的收缩与放松难以协调,疲劳到一定程度即可引起小腿肌肉痉挛。当运动时间长且运动量大,出汗多,又没有及时补充盐分时,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大量丢失,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好,就容易发生痉挛。
睡眠姿势不好:如长时间仰卧,使被子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就引起肌肉“被动挛缩”。
营养不良:尤其是维生素 B1 缺乏时,更容易发生肌肉痉挛。
孕妇腿抽筋:大多数准妈妈在怀孕中后期容易出现小腿抽筋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腿部肌肉负担增加,体内钙与磷比例不平衡、血液循环不良或受凉等。
合理摄取营养,饮食清淡,品种多样,控制脂肪,适当补充维生素 B1、维生素 E,可以多吃些大豆类、鱼类、菌菇类、海藻类、骨头汤。
注意保持舒适温暖的睡眠环境和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熬夜,睡觉时要注意驱寒保暖,尤其是在冬天,不让局部肌肉受寒。临睡前温热水泡脚 15~20分钟,可起到改善末梢血液循环,解除痉挛的作用。
坚持适宜的体育运动,走路或运动时间不可过长,穿着合适的鞋袜。
适当补钙,尤其是正在发育期的青少年。但要在明确低钙背后的真正原因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而不是一味补钙。
在医生的指导下防治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