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遇到烧烫伤不要慌,记住“冲、脱、泡、盖、送”的5字口诀!

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6-29


根据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提供的数据,在中国每年有2600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烧烫伤,其中30%以上是儿童。0-5岁儿童烧烫伤占烧烫伤儿童的70%,在烧烫伤儿童中,49%出现残疾,8%终身残疾。


由火焰、高温固体和强辐射热引起的损伤称之为烧伤。烧伤是由高温、化学物质或电引起的组织损伤。烧伤的程度由温度的高低、作用时间的长短而不同。局部的变化可分为四度。临床经验证明,烧伤达全身表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时则可有生命危险。


对于部分严重烧烫伤患儿来说,影响伴其一生。痊愈后伤口处会形成瘢痕,甚至是持续性的瘢痕增生,更严重的还会造成机体畸形与身体功能障碍。不仅后续治疗花销巨大,还会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与心理创伤。


家庭生活中儿童常见的烧烫伤


01

热液烧伤


发生率最高。抱着小孩炒菜,孩子滑落至油锅被烫伤;给孩子冲奶粉,不慎将热水洒在孩子身上;给孩子洗澡,孩子直接掉进热水桶;水杯随意放置,导致孩子在玩耍时将热水打翻等等。


02

火焰烧伤


多与家中明火有关。在家中吃火锅时将液态酒精倒入木炭盆导致孩子烧伤;家用瓦斯罐使用不规范爆炸导致烧伤;带孩子在易燃易爆物品旁燃放烟花导致烧伤等等。


03

化学烧伤


多与家中含强酸成分的物品有关。一些粗心的家长会将厕所疏通剂装入饮料瓶内并随意放置,小孩误将其当作饮料喝下,后果惨烈;一些玩具、文具以及纽扣电池等,一旦发生泄漏或被孩子误食,其中的强酸成分会造成皮肤或消化道的腐蚀、灼伤等等。


04

电击烧伤


插座与电动车是导致儿童电击烧伤的元凶。小孩将手指伸进插孔,被烧伤后导致手指功能受损;孩子用嘴咬正在充电的充电线导致嘴部被烧伤;小孩拿着钥匙等金属物品触碰漏电的电动车电瓶等等。


遇到烧烫伤做到以下几点


轻度烧烫伤可先在家急救,大部分家长只记住了“冲、脱、泡、盖、送”的5字口诀,在实际操作中错误频出,极易给患儿带来“二次伤害”,也给之后的治疗带来巨大的困难。




孩子被烫伤后,应立即用15℃到30℃的凉水持续冲洗受伤部位半小时以上,避免创面起水泡,防止之后残留瘢痕。注意冲洗时不要将水直接对准伤口,应冲洗伤口一侧,让水流至烫伤部位。



将受伤部位表面衣物“脱”下,防止污染物可能造成的伤口感染。原则上要避免受伤部位的水泡破裂,引起烫伤部位的二次损伤。若表面衣物同烫伤后皮肤粘连,不可硬脱,应前往医院交由专业人士处理。



将受伤部位置于凉水中浸“泡”或是用干净的冷水毛巾湿敷局部,可疏散热源,减轻受伤部位疼痛感。但应避免使用过度冷却的凉水或是用冰块直接接触受伤部位,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受伤部位发生冷冻损伤。



选取干净纱布或干净的毛巾覆“盖”保护伤口。勿任意涂抹外用药或民间偏方,不要直接在受伤部位涂抹香油、酱油、牙膏等物品,因为他们并无任何治疗烫伤的作用,反而会增加医生治疗的困难。也不要涂抹紫药水等,因为这些物品着色重、不易清洗,会影响医生判断伤情。



除小烫伤自理外,最好送邻近的医院作进一步处理。如果去医院的路途比较遥远,途中应给患者大量饮水。在“送”医途中不要按压受伤部位。对于烫伤面积较大的儿童,冷敷的同时也要覆盖保温的衣物或被褥,避免发生失温。烫伤儿童容易发生脱水,尽量多让孩子饮水。另外,儿童烫伤同成人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家长将患儿送至儿童专科医院治疗。



文章参考引用: 


【1】于静,谭思静.你需要知道的儿童烧烫伤知识[N].中国青年报,2023-05-09(012).

【2】乔禹.读急救知识,守健康防线[J].人人健康,2023,No.594(1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