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对于老年的糖尿病患者人群,如何对其进行饮食管理?

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6-30


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60岁)占总人口的18.7%(2.604亿),其中约30%的老年人罹患糖尿病且T2DM占9‐5%以上。


进入老年后,人体代谢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同时运动机能也降低,导致肌肉衰减。部分老年患者存在长期能量摄入超标的现象,表现为内脏脂肪增加、肌肉衰减型肥胖;另有部分老年患者因多种原因合并食欲减退、味觉或嗅觉异常、吞咽困难、口腔或牙齿等问题影响食物消化过程,导致体重过低和/或肌肉衰减症的发生。


饮食结构单一、精制碳水化合物比例过大、进食方式欠合理的不良饮食习惯是造成血糖波动大、高PPG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不恰当的限制饮食也给老年糖尿病患者带来额外风险。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


糖尿病的饮食管理应保证所需能量供给、合理调配饮食结构(适当定量限制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供能比为50%~55%,多进食能量密度高且富含膳食纤维、升血糖指数低的全谷物食品,其中水果类约占5%~10%,蔬菜类能量比可忽略)和进餐模式(少吃多餐、慢吃、先汤菜后主食)。根据每人对食物代谢水平选择适合的饮食结构比,合并高TG血症患者需控制脂肪类食物(15%~20%)摄入,高尿酸血症患者需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蛋白质20%~25%),以保持代谢指标正常、改善生活质量。有条件的患者最好能由注册营养师提供个体化的医学营养指导。


开具饮食处方应根据患者身高、体重(理想体重和实测体重)、运动量、性别、年龄计算每日总热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脂肪代谢(TG水平)、嘌呤代谢(血尿酸水平)异常,分配三大供能营养素所占比例,通过等能量(90kcal/份)食物换算表,折算具体谷薯类、蛋白质类和脂肪类食物的实重量并给出三餐分配建议。


推荐健康老年人蛋白质摄入量1.0~1.3g/(kg·d)(理想体重,后同),患有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患者1.2~1.5g/(kg·d)。对于尚未透析的老年慢性肾病患者,建议为0.6~0.8g/(kg·d)。有严重疾病或显著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可能需要2.0g/(kg·d)蛋白质。具体配置因人而异的适合老年人个体差异大的需求。用大豆蛋白替代动物蛋白,可降低某些CVD危险因素,而肾功能无变化。与酪蛋白或大豆蛋白相比,乳清蛋白有更高的食物热效应,更强的饱腹感并有益于降低PPG。


营养不良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见。可增加营养不良风险的疾病有胃轻瘫、肠道动力功能障碍、帕金森病、精神疾病和抑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功能衰竭、神经机能障碍、口腔疾病。老年患者因为厌食、味觉和嗅觉的改变、咀嚼和吞咽困难,尤其是独居、缺乏关爱或经济上有困难时,导致主动进食、均衡饮食能力下降,发生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的风险上升。吞咽障碍患者可采用“菜肉饭混合匀浆膳”有助于保证营养均衡,必要时可辅用糖尿病特殊配方肠内营养制剂,在增加能量摄入的同时维持血糖正常。总体健康状态尚好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可适度饮酒,但需注意主食量调整,避免血糖过高或发生低血糖(通过监测血糖自我管理)。


文章参考引用: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2,30(0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