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7-05
近年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不断攀升,感染者有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以及胃肿瘤等情况。
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条件、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等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需根据不同地区确定治疗方案,从而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率。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症状
很多人在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因此可能出现不发病的情况。幽门螺杆菌感染症状会跟随发病部位不同而有所变化,新近感染者出现急性胃炎的概率比较大,大约1/3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会发展为慢性胃炎,少数感染者会发展为消化性溃疡、胃癌以及MALT淋巴瘤等。
大部分感染者早期基本上都没有任何症状,少数感染者有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急性胃炎症状。当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黏膜发生炎症改变时,患者会出现饱胀、反酸、嗳气以及晨起恶心等症状。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明显增大消化道不适症状、炎症性病变、溃疡性病变以及恶性病变等。
幽门螺杆菌一般都寄生于胃黏膜组织当中,与胃癌等疾病的发生有紧密联系。
人与人之间的口-口和粪-口传播属于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染方式,如果不慎使用了感染者的餐具,同样可能会造成感染。
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的选择
2012年我国推荐将铋剂的四联疗法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线治疗方案,即为铋剂、2种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主要原因是铋剂具有较高的药物获得性,与PPI联合能克服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提高治疗成功率。
但铋剂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在许多发达国家被禁止使用,短期服用铋剂会产生轻微的不良反应,如黑便、头晕等,长期服用会产生铋性脑病、急性肾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仅为2周,故用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对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铋剂属于非处方药,患者可自行购买。但患者对药物的认知不足,对药物剂量的选择存在一定误区,因此提高患者对合理使用铋剂的认知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多是“病从口入”。因此,保持个人卫生、避免“口口相传”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就餐前及便后要勤洗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主动与他人分餐;聚餐时,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推广全民公筷行动。
文章参考引用:
【1】陈思苗.感染幽门螺杆菌怎么办[J].人人健康,2023,No.597(13):42.
【2】赵璧,项浩,杨逸等.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J].人人健康,2023,No.588(0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