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7-21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
股骨头坏死是股骨头静脉淤滞、动脉血供受损或中断使骨细胞及骨髓成分部分死亡引起骨组织坏死及随后发生的修复,共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及塌陷,引起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疾病。
股骨头坏死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股骨头颈骨折、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髋部严重扭伤或挫伤(无骨折,有关节内血肿);在我国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病因为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应用、长期过量饮酒、减压病、血红蛋白病(镰状细胞贫血、血红蛋白C病、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特质等)、自身免疫病和特发性疾病等。吸烟、肥胖、放射治疗、怀孕等增加了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被认为与股骨头坏死相关。
股骨头坏死的预防
01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预防
可行DSA或CT血管造影和X线片评估股骨头内血运,分析股骨头是否有支持带血管供血。若无供血可行支持带血管探查吻合、带血管蒂的骨瓣移植,内固定时注意保护血运,避免损伤动脉弓。
02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预防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扩张血管药联合抗凝活血药物,或者活血化瘀中药,预防骨坏死的发生。
03
其他股骨头坏死的预防
对具有骨坏死高诱发因素的人群,解除诱发原因可有效预防股骨头坏死。如减少酗酒可降低酒精性骨坏死的发生。
股骨头坏死的康复锻炼
01
平卧分腿法
平卧位,双下肢伸直位紧贴床面,脚尖向上,中立位向外侧展开30°再内收至中立位,动作反复,每日200次,分3~4次完成。应用于股骨头坏死各期及术后的康复治疗始终。
02
坐位踢腿法
坐位稍前屈,双膝关节与肩同宽或稍外展,用力将小腿向前上方踢起,直至膝关节完全伸直并停留5s,可逐渐增加负重踢腿训练,每日200次,分3~4次完成。应用于股骨头坏死各期及术后康复治疗始终。
03
卧位抬腿法
平仰卧,抬高患肢,屈髋屈膝90°,再放平患肢,动作反复。每日200次,分3~4次完成。应用于股骨头坏死保守治疗及外科治疗术后半负重及全负重期。
04
坐位分合法
坐于椅上,双手扶膝,双脚与肩等宽,双腿同时充分外展、内收。每日300次,分3~4次完成。应用于股骨头坏死保守治疗及外科治疗术后可部分负重期。
05
立位抬腿法
手扶固定物,身体保持竖直,抬高患肢,屈髋屈膝90°,使身体与大腿成直角,再放下患肢,动作反复。每日300次,分3~4次完成。应用于股骨头坏死保守治疗及外科治疗术后可部分负重期。
06
扶物下蹲法
手扶固定物,身体直立,双脚与肩等宽,下蹲后再起立,动作反复。每日300次,分3~4次完成。应用于股骨头坏死保守治疗及外科治疗术后可完全负重期。
07
内旋外展法
手扶固定物,双腿分别做充分的内旋、外展、划圈动作。每日300次,分3~4完成。应用于股骨头坏死保守治疗及外科治疗术后可完全负重期。
08
扶拐步行训练或骑自行车锻炼
应用于股骨头坏死保守治疗及外科治疗术后半负重或完全负重期。
文章参考引用: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循环与骨坏死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显微修复学组.国际骨循环学会中国区.中国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2020).中华骨科杂志,2020,40(20):1365-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