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类风湿关节炎通常会有哪些临床表现?

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7-2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病,致残率高。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RA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其基本病理表现为滑膜炎,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可并发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骨折及抑郁症等。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RA的患病率为0.42%,患者总数约500万,男女比约为1∶4。随着RA患者病程的延长,残疾率升高。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表现


典型表现为关节炎,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可以伴活动受限,晨僵长达1 h以上。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肩、膝、踝和足趾关节受累最为多见,通常呈对称性;亦可累及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


长病程患者可以发生关节畸形,如腕关节强直、肘关节伸直受限、掌指关节尺侧偏斜、手指的“天鹅颈”和“纽扣花”畸形等等,严重者关节周围肌肉逐渐萎缩导致功能进一步丧失、生活不能自理。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


RA还可累及关节以外的内脏器官,表现为肺间质病变、类风湿结节、皮肤溃疡及神经系统、心脏、眼部病变等,亦常继发干燥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等,这些表现往往与RA控制不佳有关。


01

肺部


间质性肺病是RA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一项我国RA临床特征的大样本横断面研究显示,RA合并肺间质病发生率14.7%。此外,肺内可出现多发圆形类风湿结节、胸腔积液等表现,需与感染、结核、肿瘤相鉴别。


02

皮肤表现


类风湿皮下结节常见于易摩擦部位(如前臂伸侧、跟腱、枕骨结节等),质韧且常常紧贴骨膜,活动度差,是RA特征性的表现,与疾病活动相关。另外,皮肤可因继发血管炎发生溃疡、指/趾端坏疽等。


03

神经系统


RA增生的滑膜可压迫局部神经,导致卡压综合征,如腕管综合征;环枢椎半脱位可导致颈髓受压。偶见周围神经病变,机制与血管炎及缺血性神经病有关。


04

眼部


活动性RA可导致巩膜炎,少数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等。RA继发干燥综合征最常见的表现为干燥性结膜角膜炎。


05

心血管系统


少见的情况下RA可导致心包积液。最为重要的是,RA是发生冠状动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06

血液系统


最常见的是贫血,常与RA疾病活动相关。长病程RA患者中可出现白细胞计数下降、血小板计数下降、脾大的表现,抗核抗体阳性,称为Felty综合征。


07

肾脏


RA本身很少累及肾脏,但可合并IgA肾病、膜性肾病等,长期未得到很好控制的RA可能继发肾脏淀粉样变性。另外,需警惕药物导致的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坏死等。


08

RA继发干燥综合征


最为常见,患者可有口眼干表现,血清学表现为抗SSA/SSB抗体等自身抗体阳性,可伴高球蛋白血症。


09

骨质疏松


RA患者早期即可出现,炎症、制动、吸烟、女性、绝经、低体重及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等,均为RA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应避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因为患者常发生多部位骨折。


此外,RA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乏力、体重下降、低热等全身表现。我国一项RA主要合并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注册登记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骨折、恶性肿瘤是RA常见的伴随疾病,高龄和长病程是出现上述合并症的危险因素。这些合并症将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亦需关注。



文章参考引用: 


耿研,谢希, 王昱, 姜德训,等.类风湿关节炎诊疗规范.中华内科杂志, 2022,61(1) : 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