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9-27
近年来,跨区域医疗协作越发成为整合优质资源、优化医疗配置、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组建高层次、优势互补的医疗队伍,不仅事关百姓健康福祉,更对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9月23日,为落实细化《京蒙协作重点专科建设协议》与《京蒙协作“医疗倍增计划”目标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呼伦贝尔地区医疗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前期沟通会顺利召开。
北京市朝阳区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尚晓梅、北京市朝阳区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戚峥、呼伦贝尔市卫健委副主任刘士勇、呼伦贝尔市卫健委医政科科长郭振山、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雄、内蒙古林业总院院长赵志军、扎兰屯市人民医院院长褚志宝等三家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参与了本次会议。
高位推动,协作势在必行
“北京与内蒙协作前景无限,是高点定位、增进民生福祉的惠民之举”。会议伊始,北京市朝阳区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尚晓梅对本次项目的意义表示肯定,并对本次会议的内容进行框定,希望从医院管理、专科建设、人才培养、远程医疗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随后,呼伦贝尔市卫健委副主任刘士勇对本次项目表达希冀:“在以往的帮扶过程中,呼伦贝尔已经与北京各医疗机构及专家建立密切联系,不仅为当地群众解决了实际需求,更为后续深入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相信在北京专家团队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方面将迎来崭新发展与机遇。”
呼伦贝尔市卫健委医政科科长郭振山则介绍了呼伦贝尔地区的基本情况与医疗水平。他表示,一方面,呼伦贝尔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人力资源匮乏,患者流失现象严重;另一方面,人口趋向老龄化,地区医疗发展不平衡,医务工作者综合能力亟待加强。因此,本次协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什么是北京市朝阳区预防医学会?学会副秘书长戚峥做出了相关解答:“本着‘合作、发展、交流’的理念,学会依托多个国家级、省市级专业委员会、多专家与医院支持,在各级项目实施与交付上经验丰富,此次协作机会与挑战并存,学会将持续努力,不断进取。”
脚踏实地,更要因地制宜
当然,“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踩大地”。如何把工作做实、做细?离不开对于目标医疗情况的深入了解以及因地制宜的定制化策略。就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雄、内蒙古林业总院院长赵志军、扎兰屯市人民医院院长褚志宝分别进行发言,针对实际情况展开详细讨论。
张雄表示:“恶性肿瘤是呼伦贝尔地区的主要疾病,大部分患者选择转院外地治疗,异地就医极大增加了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计划以“京蒙合作”为契机,全力推进“肿瘤中心”的建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提高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加强肿瘤人才梯队建设,借助专家支援、外出进修、远程会诊、转诊合作等有效合作途径,促进肿瘤中心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全方位发展。”
赵志军谈道:“呼伦贝尔地区地处高寒,人口老龄化及高脂肪饮食结构导致动脉硬化发病率高。同时,呼伦贝尔地区与自治区内外较近就医条件较好的首府城市相距遥远,患者转诊困难,亟需提升呼伦贝尔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综合诊治能力。”
褚志宝则认为:“近年来,扎兰屯市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当地群众就医需求迫切。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模式也在变化,内镜技术、腹腔镜技术、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所以,消化内科和普外科的融合发展时机已经成熟。”
戚峥副秘书长就项目框架及具体方案与各参会代表进行了详细商讨,初步达成共识,并表示会后将结合三家医院的实际情况,携同相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
最后,由尚晓梅秘书长进行会议总结,一方面肯定了会议成果,强调要不断深化工作,在现有方案基础上尽快完善项目方案,另一方面对各参会代表表示感谢,传达了做好、做实工作的强烈信心。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会议圆满结束。
本次会议以“医疗倍增计划”为契机,以呼伦贝尔市与各医院实际医疗水平情况为抓手,以具体实施方案为落点,凝聚了力量,鼓舞了士气,为项目推进提供了重要助力。